-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建美丽乡村 建设宜居家园
讲授人:陈建军
2015.05
1
陈建军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委员
山西省城市规划学会 常务副理事长
山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
山西省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百镇建设”专家组 组长
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
目 录
1、现实需求
2、政策背景
3、总体要求
4、创建模式
5、国内案例
6、乡村发展现状
7、相关政策响应
8、主要乡村类型
9、规划实践
10、建设要点
3
农村经济总体缺乏活力,农业经济地位不断下降
社区组织瓦解,集体经济体制和组织载体弱化,生产组织和社会组织能力减弱
农村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扩大
一些地区乡村衰落现象严重,青年人大量流失,农村老龄化严重,空心村现象普遍
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分散的农村分布形态之间的矛盾
……
当前,我国乡村地区发展受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影响正在不断加剧,
经济和社会结构除在转型和重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表现在:
4
1.美丽乡村——现实需求
乡村地区是城镇化的稳定器
历史经验、国际经验
中国的城乡关系具有特殊性
乡村地区是传承地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
保护传统文化、地域文化
乡村地区是城镇化的根,保护乡村地区的稳定和活力,是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设美丽乡村,保持乡村地区活力也将作为我国城镇化政策的重要取向。
5
1.美丽乡村——现实需求
建设美丽乡村是广大群众的期盼,也是最基本的、最贴近民生的“民心”工程,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中国强,农业必须强;中国美,农村必须美;中国富,农民必须富。”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基石,是构建美丽中华的最基本单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基层乡村的“升级改造”、建设宜居家园,让农民群众过上舒适生活、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6
1.美丽乡村——现实需求
7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12年,十八大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
2.美丽乡村——政策背景
2013年3月,住建部要求开展“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
并明确了指导性要求,要求进行村庄规划试点工作。
2013年12月,住建部印发《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
8
3.美丽乡村——总体要求
产业发展型模式——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生态保护型模式——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城郊集约型模式——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
社会综治型模式——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弓棚子镇广发村
文化传承型模式——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渔业开发型模式——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
草原牧场型模式——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
环境整治型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休闲旅游型模式——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
高效农业型模式——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
2014年2月,农业部发布了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
9
4.美丽乡村——创建模式
5.国内案例①——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生态保护型)
10
“休闲天堂”
5.国内案例②——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文化传承型)
11
“中国牡丹画第一村”
牡丹画创意产业园
5.国内案例③——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高效农业型)
12
“林药模式”
5.国内案例④——江西上饶婺源县江湾村(休闲旅游型)
13
“千年古村”
5.重点案例介绍——富阳市洞桥镇大溪村“美丽乡村”建设
14
5.1 规划背景
15
5.2 大溪风采
16
5.3 风情古村落
17
18
5.4 目标定位
19
5.5 创新与特色
创新特色一:细调研、常沟通,落实公众参与
20
5.5 创新与特色
创新特色二:强保护、创品牌,凸显大溪特色
21
5.5 创新与特色
大溪村现状村庄道路机理凌乱,部分道路不够完整,形成错位的交通组织形式,组团院落围合感较差,彼此之间联系较少,公共空间组织无序,整体性不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学案.pdf VIP
- GB_T50768-2012: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pdf VIP
-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2)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 VIP
- 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湖南教育出版社.docx VIP
-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doc
- 生物材料学-生物矿化.ppt VIP
- 《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4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全屋定制基本知识PPT课件.pptx VIP
- 16J601 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