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2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新人教版.docVIP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2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2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新人教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精彩开篇词 我们常常说“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几百年才长成的林木,人类可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让他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热带雨林,可以在几年内让他变成光秃秃的平地;几百万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可以在几十年间让它绝迹。但是,当我们陶醉于青山绿水的大自然中时,你是否觉得我们应该爱护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呢? 学习目标 1.培养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曾被称作仙湖,碧绿的湖水,茂密的胡杨林,是生命的绿洲。而现在却是一片漫漫的黄沙,骆驼的尸骨随处可见,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树只剩下了干枯的枝干。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幕悲剧?(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萧瑟(sè) 和煦(xù) 干涸(hé) 吞噬(shì) 裸(luǒ)露 戈(gē)壁滩 无垠(yín) 边缘(yuán) 美味佳肴(yáo) (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凄凉。 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较少。 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广阔无垠:辽阔无边。 边缘:沿边的部分。 2.作者简介 吴岗,博士,男,1976年10月生。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报告文学作家。1999年进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遗传专业学习,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师,师从朱作言院士,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从事鱼类分子生物学研究。 3.文体知识 本文是报告文学,它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人民群众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恶事物。于是,有人称它为“用文学形式写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报告”或“艺术的文告”。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交流】第一部分(1~3):罗布泊的位置、神秘事件和现状。 第二部分(4~14):罗布泊的历史。 第一层(4~9):罗布泊令人向往的神话般的过去。 第二层(10~14):罗布泊令人痛心的迅速消亡的过程。 第三部分(15~25):罗布泊的现状。 第一层(15~20):罗布泊的消亡使其周围原有植被成为直接受害者。 第二层(21~25):罗布泊目前荒凉恐怖的景象。 第四部分(26~28):类似的悲剧还在上演,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号召。 (二)文本探究 1.课文所描述的罗布泊过去为什么被称作“仙湖”?现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交流点拨】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周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是生命的绿洲,被称作“仙湖”。现在则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2.它消逝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问题主要出在近三十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这样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3.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交流点拨】“青海湖”“月牙泉”。 4.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深层原因是利益的驱动。“盲目”其实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图本地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甚至不懂生态平衡,不懂自然规律,兴高采烈地自掘坟墓让黄沙将整个家园掩埋。 5.全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对罗布泊消失的痛惜,对短视的人们的批判,警示世人,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6.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交流点拨】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三)语言赏析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既有真实性又有形象性,请对下列语句进行赏析。 1.昔日:“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