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高新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试卷.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 龙潭隧道通风模型试验 龙潭隧道全长6.9Km,为研究既定通风方式能满足隧道运营通风的要求,斜竖井的选择是否合理可行,对龙潭隧道进行了通风模型实验研究见图3,模型主洞全长80米,由两座送、排风井,5个阻力隔栅共同构成,通过模型实验,得到了许多有益的成果。 1、左线隧道吊顶送风口段扩大断面与隧道标准断面连接方式的变化 2、主洞内吊顶送风道与斜(竖)井井底联络风道连接方式的变化 3、排风口断面及风速的变化 4、导流叶片的设置 3.3 四渡河深切峡谷悬索桥山区风环境及悬索桥抗风抗振试验 四渡河大桥为世界首座跨度达900米以上的山区特大悬索桥,位于鄂西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气候复杂多变,桥面与谷底高差500余米,施工场地狭小,运输条件缺乏,被称为地形最险峻、建设最困难的特大型桥梁工程。为研究深切峡谷地区特大悬索桥建造技术,本项目以四渡河大桥为依托,重点开展了复杂地形条件下大型隧道式锚碇技术、峡谷风特性与风参数、复杂风环境下悬索桥抗风抗振、深切峡谷悬索桥施工架设等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锚址围岩2×2×65m平洞地质勘察、岩石力学原位与室内试验、现场1:12隧道锚模型拉拔试验、峡谷两岸风观测、1:1500地形模型风洞试验、加劲桁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火箭抛送先导索试验,等等。通过理论研究、模型试验和工程验证,获得了在山区深切峡谷建设特大型悬索桥的成套关键技术,切实指导了依托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建设。 加劲桁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火箭抛送先导索试验 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研究成果: (1)提出了模型隧道锚超张拉试验、张拉流变试验、极限超张拉试验及长期锁定流变试验等试验方法,验证了设计,并为其它大型桥梁隧道锚工程的设计与论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2)山区峡谷内的风速分布特性与峡谷的宽度、长度、高度及侧面山坡的坡度有很大关系,我国现行的《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以及国外的主要桥梁抗风设计规范或标准中,基于低海拔开阔平坦地区的风速观测资料而建立的基本风速及设计基准风速推算方法,不能适用于高海拔山区大跨度桥梁的抗风设计。 (3)当山区大跨度桥梁处于周围群峰山体包围时,桥位的风特性将被越山风所控制,在同样来流风速下,山区桥梁所受到的风荷载总体上将小于平坦开阔地形条件下的风荷载。 (4)通过研究,揭示了四渡河深切峡谷风场特性,获得了大桥设计基本风速及其它风参数,并为施工架设提供了支撑。 (5)通过加劲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四渡河悬索桥的动力抗风稳定性,即颤振稳定性是有足够保证的;抖振响应较小;发生较大幅度涡激共振的可能性很小。 (6)提出并建立了火箭牵引变质量软索抛送系统计算模型。实现了火箭抛送软索技术,提供了大跨度悬索桥在复杂环境下快速、经济、安全抛送先导索施工新技术、新工法。 4 结构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 概念 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简称SHM)是一种技术,是智能材料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一种很重要的应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一种仿生智能系统,可以在线监测结构的“健康”状态。 过程 结构健康监测的过程包括: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得到系统定时取样的动力响应测量值,从这些测量值中抽取对损伤敏感的特征因子,并对这些特征因子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结构当前的健康状况。 理想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 理想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应该能准确的在损伤发生的初期,发现损伤并能够定位及确定损伤的程度,进而提供结构的安全性评估,并能预测损伤结构的剩余寿命。 工作流程图 研究内容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国民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工程中,有很多材料结构需要及时的维护及监测,用传统的监测方法耗时、费力,并且费用昂贵,而运用结构健康监测的技术就可以使这些缺点得到改进。结构健康监测的技术有如下优点: (1)实时在线地监测及安全性评估,节省维护费用。 (2)依靠先进的测试系统,可减少劳动力和降低人工误判。 (3)可以及时的和最新技术相结合。 (4)大多数具有自修复功能。 (5)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构健康监测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传感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集成技术。 5 虚拟现实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末才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从而大大推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由于它生成的视觉环境是立体的、音效是立体的、人机交互是和谐友好的,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将一改人与计算机之间枯燥、生硬和被动的现状,即人们将陶醉在计算机创造的流连忘返的工作环境之中。 虚拟现实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使得一些非土木工程专业人员能对土木工程有一个较好的了解它可以突破物理空间和时间约束,做到超越现实,又能使其中的虚拟物体表现出多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