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建史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概要
* 建筑大师作品分析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 专业:建筑学 班级:2011级2班 姓名:郝庆丽 指导老师:刘海燕 museum 贝聿铭( Ieoh Ming Pei) ——“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贝聿铭的风格 :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他喜好的材料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museum 生平简介 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 美籍华人建筑师,祖籍苏州,生于广州,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贝聿铭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里茨克建筑奖。他是世界上公认的美国5个世界级建筑师之一。 museum 主要作品 卢浮宫院内的玻璃金字塔 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香山饭店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museum 作品照片 museum 基地资料 特色解读 建筑细部解读 地域性材料与高技术 交通流线分析 苏州博物馆与城市和周边环境的关系 平面立面图 总结语 museum 基地资料 苏州博物馆选址: 它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 选址大胆显赫,又蕴含深刻。 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选址大胆显赫,又蕴含深刻 museum 特色解读 1、设计原则 新馆坐落在苏州东北街上, 是传统建筑的提炼版, 是现代和传统完璧的结合. 在新馆的设计上, 贝老所贯彻的原则是: 中而新, 苏而新, 不高不大不突出。考虑到周围建筑的高度,贝聿铭还将此建筑的高度控制在4层以内,目的都是为了融合。博物馆不会与苏州的传统风貌比高低,而是融人古城风貌,它无论在高度,色彩,体量,风格上都与古典园林相得益彰。 museum 2、大门设计 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 既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 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 贝老说: 大门的处理很重要, 大门要有气派, 但又得有邀人入内的感觉. museum 3、粉墙黛瓦 高低错落的新馆建筑中,用颜色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 museum 4、木椽木梁 贝老设计的玻璃屋顶保留了传统的形制, 然而, 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已经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的顶棚系统所取代. museum 在西部主展厅区, 贝老设计了水幕墙和荷花池. 贝老说:「水是用来听的. 」 按照他的设计, 水从高处顺着暗槽往悬挑楼梯下流, 游客远远就能听到「淙淙」的水声却不知水在何方, 直至走近了,一池荷花方才映入眼帘.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功能空间安排在地下室。游人可以通过室内荷花池上方的悬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 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 5、水幕墙和荷花池 museum 6 、假山 贝聿铭认为,博物馆的近邻狮子林中的湖石假山已做到极致,现在再也找不到那么好的叠石高手,新馆如果再用传统的造园手法,难以达到狮子林假山的效果。所以贝聿铭必须创新,他别出心裁将传统石砌假山变成一种意向的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在庭院粉墙前以石片营造了一幅匠心独具的壮观的中国山水画。 museum 7、结构美 大厅顶部的米字形钢结构没有任何支撑, 它在风格上和整体建筑非常协调, 但是这不仅是出于美学考虑, 而是结构的原因. 通过精密计算之后, 只有这样的几何形体变化才能进行力的转换, 在这样一个既定空间中承载负荷. museum 8、细部美 贝老一再强调说内部陈列与外部建筑、家具的风格、甚至包括服务人员的服装, 都要与建筑及陈列的风格相协调. 乃至这小小的灯饰也不马虎.连灯具也是由简单的几何体组成。强烈的现代结构一点也不削减传统园林的精致意味。 museum 9、虚幻美 自然采光布下虚幻之美。“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玻璃顶棚肆无忌惮地让室内充满阳光,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丰富的语汇和对空间的影响力 museum 10、借景 走廊墙上的窗,将窗外的景色引入室内, 是单调白墙上最生动的装饰博物馆内竹影摇窗,令人忘俗,或可静待“竹露滴清响”,意境自高中国园林传统的“借景”技巧在贝聿铭晚期作品中频频出现。 museu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