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132迷思概念-1迷思概念 color maker.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序号 类别 迷思概念 正确概念 出处 1 62%的学生认为“气候就是天气”,22%的学生认为“气候就是气温”,也有不少学生难以区分天气和气温。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 ,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力,降水量,大气粒子数及众多其他气象要素,是在很长时期及特定区域内的统计数据。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体现的大气状态,大气中发生的阴、晴、风、雨、雷、电、雾、霜、雪等都是天气现象。 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一种量度。 《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 第二期 任英杰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辽宁锦州121000 2 很多学生认为糖都是甜的,淀粉不是甜的,所以淀粉不是糖。 也有学生认为糖就是碳水化合物。 淀粉是葡萄糖的高聚体,通式是()n,水解到二糖阶段为麦芽糖,完全水解后得到单糖(葡萄糖)。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在水解后能变成以上两者之一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上,由于其由碳、氢、氧元素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之为碳水化合物。但实际上鼠李糖()、脱氧核糖()等都不是碳水化合物。 中学生物学2009年 第一期 黄玮 广东省广州市第113中学 广东广州510630 3 72%的学生不能阐述清楚“温度”与“热”的概念,另有17%的学生认为二者是包含关系,即“热是包含温度的物质”或“温度是由热组成的”。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 “热”指温度高,与冷相对。 《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 第二期 任英杰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辽宁锦州121000 4 “催化剂”这个词容易是学生认为只是加快反应速度,而导致对“催化剂”概念的片面理解。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也叫触媒),其物理性质可能会发生改变。 《中学科学参考(理科)》(南宁)2011年05期第71页 陈甫平 浙江温岭市温中实验学校(325613) 5 大部分学生认为血液是红色的。 任何动物的血液 ,都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的颜色则是由存在于血浆或血细胞中的血色蛋白决定的。不同的血色蛋白,颜色是不一样的。含铜元素的血色蛋白,叫血蓝蛋白,使血液呈蓝色或青色;含钒元素的血色蛋白叫血绿蛋白,使血液呈绿色;含铁元素的血色蛋白叫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红色。 在不同动物的血液中,血色蛋白的存在方式也有所不同。如蚯蚓的血是玫瑰红色的;对虾、河蟹的血是淡青色的;鲎的血是蓝色的;河蚌的血是淡蓝色的;乌贼的血是绿色的。 《中学科学参考(理科)》(南宁)2011年05期第71页 陈甫平 浙江温岭市温中实验学校(325613) 6 对于“呼吸作用”的理解,常会有部分学生简单地将“呼吸作用”等同于“呼吸运动”。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它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 呼吸运动也称气体交换或呼吸,是指人和高等动物的机体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主要为氧和二氧化碳)交换的整个过程。 《中学科学参考(理科)》(南宁)2011年05期第71页 陈甫平 浙江温岭市温中实验学校(325613) 7 学生小时候看到麻雀、乌鸦、燕子等,通过自己大脑简单的 分析 归纳得出结论,把“会飞”归结为鸟的本质属性,而不能抽象 提炼出鸟的本质特征。 鸟是脊椎动物的一类,温血卵生,用肺呼吸,几乎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大多数能飞。企鹅、鸵鸟,家养的鸡鸭鹅都属于鸟,但都不会飞。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策略》2012/10/30 8 有的学生认为绿色植物只有在夜晚(或没有光时)才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在白天和夜晚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光照对呼吸的影响是间接的:光使温度增高,可促进呼吸;在较强光照下,形成光合产物较多,使呼吸底物充分,也能促进呼吸。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策略》2012/10/30 9 有的学生认为呼吸作用只发生在叶子细胞中,因为叶子有气孔能交换气体。 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在生命活动中都要消耗能量,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呼吸作用。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策略》20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