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陈欣整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古代史 抓主要线索,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 P8 纵向发展: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从野蛮到文明、从低级社会阶段向高级社会阶段的发展。 (马克思划分的人类历史发展诸阶段: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共产主义制五种生产方式和相应的五种社会形态。) 横向发展: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而言的。从部落到国家、从分散的各地区到连结为一体的世界。 两者关系:横向发展受纵向发展的制约,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 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制约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 (例:前资本主义时期与资本主义时期对比) 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 (例:希腊早期城市公社的移民、广泛建立移民点;鲜卑、拓跋、日耳曼族向先进农耕区扩展;西方国家海上商业扩张和殖民活动;玛雅文明的隔绝与长期停滞) 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基本方面,物质生产的进步是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 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冲击 P14 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之间,也进行着和平的、有时是暴力的交往公元前第2千纪中叶 ① 公元前第2千纪中叶 进入农耕世界的是来自偏西北方的印欧种人,东至印度河,西至爱琴海,中部至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也有闪米特人,进入两河流域和埃及,他们带来了马驾的双轮战车,稍后南下的还使用了骑兵。 ② 公元2、3世纪~公元 7 世纪 最早发动的主要是匈奴人、突厥人,后来还有进入黄河流域的鲜卑和拓跋诸部,进入波斯和印度的 哒,在匈奴压力下冲入罗马帝国的日耳曼各族以及稍后的斯拉夫各族。游牧的阿拉伯人则于公元前7世纪冲入西亚和中亚,以后扩张到北非和西南欧洲。 ③公元13世纪~公元14 世纪 主要入侵者是蒙古人及与之联合的突厥人,冲击的范围最广,遍及亚欧大陆,但延续时间最短 三次移徙、冲击浪潮的结果,是游牧世界的缩小,农耕世界的扩大。亚欧大陆农耕世界以农为本的相对闭塞的经济,在与游牧世界的长期矛盾运动中,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和韧性。 南方古猿是从猿到人的过渡期间的生物,它的体质特征和人类接近,门齿和犬牙比猿小得多,犬齿不突出,没有齿隙;木质能和其他四指对握,可以使用天然工具;骨盆比猿类宽,表现能直立行走;头骨比大多数黑猩猩长和高,平均脑容量接近500毫升,虽然比人类小得多,但其结构比较复杂,可能已有语言能力。分为 南方古猿非洲种(纤细种类)、南方古猿粗壮种、和比粗壮种更为粗壮的南方古猿鲍氏种。 1974年,约翰逊发现了一具人科动物化石,全身骨骼保存达40%,是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被称为“露西女士”,是南方古猿阿法种(应归入纤细种) 早期智人,称为古人,生活在距今25万年至4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更新世中期至晚期。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早期智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因此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P5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对文明的孕育产生的影响 概念: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和畜牧业。农业生产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称为农业革命和新石器革命 时间:公元前8000年 ~ 公元前3500年 早期农耕中心:西亚、东亚(包括南亚)、中南美洲 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攫取性——生产性;被动利用——主动改造 人类生活方式:游移——定居 定居导致文明积累 生产剩余导致分工,部分人脱离生产,专门从事文明的创造 私有制和国家的出现 最早的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代末,在西亚的塞姆语区,创造者是苏美尔人。 埃及的地理环境对其历史发展有何影响?(微观+宏观) 微观: 经济影响角度: 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势,灾害的可预期性的特点使古埃及农业为主自然经济发达。 埃及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这使得古代埃及在地理环境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地理环境的孤立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古埃及与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与贸易往来,经济上的孤立性,使古埃及的发展速度相对其他文明更为缓慢。 尼罗河的流经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为古埃及发达的灌溉农业提供了可能,保障了人们的生活用水; 每年7-11月的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定期泛滥的可预期性,使古埃及农业遭受的灾害性减小,有利于农业产量的稳定,并使农业具有季节性特点; 下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开阔、平坦,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政治影响角度: 地理环境上的孤立性使古埃及不易受到外族入侵,有利于保持政治的相对稳定; 发达的灌溉农业为政治的稳定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 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农耕文明所具有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