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岳麓版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
解析 《明太祖实录》是文献资料,属于第二手资料,而《户帖》是发给百姓的文簿,是明朝时期的原件,应为实物资料,属于第一手资料,故A项错误;第一则材料反映了官方对皇帝圣旨的润色,第二则材料是对明太祖当时颁布圣旨的真实记录,都是文献史料,因此不存在口述史料,故B项错误;第一则史料是官方进行润色修改后的,属于文献史料,不是历史实录,故C项错误;第二则材料是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相比第一则材料更能真实地反映历史,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3·山东文综,12)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解析 嘉庆二十一年在雍正之后,军机处已经设立,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故选C;从材料分析是内阁奉上谕,实际上此时上谕不是内阁起草,排除B;清朝有中书科,但不具备中书省地位,仅具有监察职能,排除A;D项材料未体现。 答案 C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自主学习 对接高考 真题集训 第3讲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考纲要求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课标提示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点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 ①推恩令 ②藩镇 ③统兵 ④调兵 ⑤文臣 ⑥转运 ⑦“冗费” ⑧六部 ⑨票拟 ⑩军机要务 [巧学妙用] 1.地图证史——西周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 2.图示解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3.图片证史——古代君臣关系变化 考法1 对明朝内阁职权的理解 【考题1】 (2017·广东梅州调研)张居正为内阁首辅时,“六卿伺色探旨,若六曹吏称次者,也惕息屏气,而不敢有所异同。”《明史》记载:“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注: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黄宗羲指出明朝“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材料表明( ) A.六部成为内阁法定的从属机构 B.宰相制被废除后,相权流向皇帝、内阁、六部、太监 C.明中后期内阁走向宰相化和法定化 D.后宫地位提高,分享一定的政治权利 答案 B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考法2 军机处的设立 【考题2】 (2016·四川乐山三模)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军机处“行走”的官员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侍郎,同时兼理原官职。此后,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这表明( ) A.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预朝政 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C.内阁地位已然被军机处取代 D.内阁权力开始弱化 答案 C 军机大臣的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皇权真正成为绝对的最高权威,君臣关系成了彻底的主仆关系,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考法3 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史料一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史料二 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示意图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史料三 《元史》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1.史料一论述了“推恩令”的实施和影响。史料二阐述了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据史料一、二,分析古代国家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特点。 提示 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并集权于中央。 2.史料三说明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综合三则史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认识。 提示 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绝对服从中央,不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1)特点 ①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②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员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③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2)影响 ①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②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 考法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史料 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一).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总结(二).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6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4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8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一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9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课时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