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作知识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木作知识概要

园林建筑构造方法与特点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与构造 第一节 传统建筑平面布局 一、 单体建筑平面 (一).单体建筑平面的构成要素-间 1.间的概念: ①四柱之间的空间 ②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 多数情况下是指②的说法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与构造 第一节 传统建筑平面布局 2.出廊 : ①不出廊 ②前后廊 ③前出廊 ④周围廊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与构造 第一节 传统建筑平面布局 3.面阔和进深(如图) 台基 台基又称台明,在古书籍中称之为“堂”,如《考工记》曰:“堂之上为五室……”台基在建筑物中属重要组成部分,能保护木柱和墙体的基础,并可提高室内地平和防止潮湿。 在封建社会中,建筑物台基的高度代表着建筑物本身的等级及其主人的阶层、身份和社会地位等等。 普通台基 须弥座 由佛座演变而来,一般用在高级的建筑(宫殿、坛庙的主殿,及塔、幢的基座)。 踏道 垂带踏跺 如意踏跺 斜道(辇道或御路) 屋顶形式1——庑殿 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单檐,特别隆重的用重檐。 单檐的有正中的正脊和四角的垂脊,共五脊,所以又称为五脊殿。重檐的另有下檐围绕殿身的四条搏脊和位于角部的四条角脊。 屋顶形式2——歇山 歇山的等级仅次于庑殿。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若加上山面的二条搏脊,则共应有脊十一条。它也有单檐、重檐的形式。在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中,又有无正脊的卷棚歇山。 屋顶形式3——悬山 是两坡顶的一种,也是我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特点是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又称为挑山或出山)。 在规格上仅次于四阿、九脊殿。 悬山一般有正脊和垂脊,也有用无正脊的卷棚 屋顶形式4——硬山 也是两坡顶的一种,但屋面不悬出于山墙之外。山墙大多用砖石承重墙并高出屋面,墙头有各种形式。 屋顶形式5——攒尖(宋称斗尖) 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屋顶,如塔、亭、阁等。特点是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和于顶部,上再覆以宝顶。 平面有方、圆、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一般以单檐的为多,二重檐的已少,三重檐的极少。但塔例外。 木构架形式 抬梁式 穿斗式 井干式 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 抬梁式:梁柱结构体系 榫卯结构上下关系 梁是受弯构件 用材较大 空间可做得大 空间相对灵活 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 穿斗式:檩柱结构体系 榫卯结构水平排架 以小材代替了大材 简化了屋面用材 增加了构造的灵活性 整体刚性好 梁架结构 梁架结构 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 柱、梁、枋、檩、斗拱 梁架结构 柱 ①角柱 ②檐柱 ③中柱 ④金柱 ⑤山柱 瓜柱 梁架结构 柱平面与比例 1. 平面形式:六角、八角、龙柱、花柱 2.比例: 梁架结构 柱平面与比例 柱与出檐的比例: 梁架结构 梁 承受几个檩子就叫几架梁。 n架梁=n-1步架 梁架结构 檩 与屋脊平行的构件叫檩。取名方式与柱子名称一致。 脊檩 金檩 檐檩 挑檐檩 梁架结构 斗拱的组成 方形斗、矩形拱、斜向昂 (四)斗拱的类别 清代 柱头科 ——柱头铺作 宋代 平身科 ——补间铺作 角 科——转角铺作 柱头科:承托梁,受力斗拱 平身科:没有梁架,间接受力 翼角构造 为解决四坡顶屋面檐口转角问题而创造的特殊构造形式,简称“发戗”。戗指戗脊,发戗指起翘。 北方官式建筑 江浙地区建筑 岭南地区建筑 翼角构造 北方官式建筑 ——将仔角梁平放在老角梁上,仔角梁端部呈折线性微翘,起翘较小。 翼角构造 江浙地区 ——翼角构造是“嫩戗发戗”,即仔角梁以较大角度斜插入老角梁,起翘很大。造型极为夸张。 翼角构造 岭南地区 ——仔角梁的后半部平压在老角梁上,前半部则作成上翘的曲线状,俗称“鹰爪”式。翼角起翘的程度介于北方官式建筑和江浙建筑之间。 翼角构造 北方官式建筑 江浙地区建筑 岭南地区建筑 屋面构造 翼角构造 亭—— 攒尖顶是最常见的形式,一般应用于正多边形和圆形平面的亭子上。 廊 卷棚顶—— 其他构件 雀替 (一)作用 ①增加挤压面。 ②减少净距。 ③改善节点构造,取得艺术上的过渡 (二)雀替随开间的变化而变 ①长=1/4净开间,但宽度不变 ②雀替的设计随材料、形式的变化而变 瓦的搭接:搭七留三 * * 等级、空间组织、结构 4.间的组合 :官式建筑在面阔方向坚持用 “阳数”1,3,5,7,9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