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2013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概要.doc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西2013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概要

前言 第一节 任务由来 2010年8月受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大西煤业有限公司委托,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华盛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公司第三分公司编制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大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并于2011年1月由集团公司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局组织评审通过。本次我公司受大西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第十三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每三年进行重新确定”的规定,对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大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进行重新划分。 第二节 目的任务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表水、老空水、冲积层水和底板水等各种类型的水害俱全。为了有效地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需要对大西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进行重新划分,明确整合重组后矿井的井田范围内及周边水文地质条件,为今后防治水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主要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根据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等情况,收集原整合矿井的生产情况资料及积水调查资料,通过对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的评述,分析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单位涌水量、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或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七方面内容,对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进行重新划分,为进一步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提出建议。 第三节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 一、划分的原则 1、以矿井防治水工作为目的,考虑与矿井地质勘探工作相结合。 2、分类要全面考虑矿井充水诸因素的影响,要突出其中主要因素的作用。 3、分类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反映近年来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特点以及在防治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力求简单明了,便于实际应用。 4、本类型划分所考虑的各种因素(指标)具有同等地位,并且为了煤矿安全,类型划分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5、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每三年重新确定,本报告有效期为201年9月至201年9月,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当年重新确定。 二、划分的依据 根据我国的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依据如下: 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其中包括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和单位涌水量)。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也就是矿井的主要含水层。 2、矿井及周边老窑水分布情况。老空水包括古井、小窑、矿井采空区及废老塘的积水等。我国煤矿开采历史悠久,老空水分布广泛,对矿井或相邻矿井造成极大威胁,矿井采掘工程一旦揭露或接近,常会造成突水。老空水一般位置不清,水体几何形状不规则,空间分布无规律,积水位置难于分析判断,突水来势迅猛,破坏性强。老空水多为酸性水并且具有腐蚀性,但也有的还有诸如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老空水。 老空水事故约占总水害事故的80%以上,因此,在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中,老空水分布状况作为类型划分的一个重要指标。 3、矿井涌水量。考虑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两个指标。 4、矿井突水量。含水层或含水体中的水突破隔水体而突然进入采掘系统空间的水量,往往造成灾害,因此,将突水量作为分类的指标之一。 5、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主要根据矿井是否经常突水,以及突水的频率和突水量的大小进行分类。 6、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主要根据防治水工程量及经济效益等进行分类。 三、参考资料 1、《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大西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晋城市煤田地质队 2010.7)。 2、《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大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2010.9) 3、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大西煤业有限公司提供的以往及近三年来相关的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及台账。 第一章 矿井及井田概况 第一节 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一、矿井整合基本情况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大西煤业有限公司前身为山西阳城大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本次兼并重组前为资源整合建设矿井。2007年7月由太原市明仕达煤炭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阳城大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资源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并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办基发[2007]832号文批复。该矿于2007年11月27日开工建设。兼并重组整合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1月22日下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535,批准3#—15#煤层,面积4.5000km2。原矿井开采3号煤,生产能力450kt/a,采用斜井开拓,共布置主斜井、副斜井、下料斜井和回风立井四个井筒,均为已有井筒,均一次落底3号煤层。采用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截至目前,井田南部3号煤层大部采空,现在井田中部布置有三条南北向开拓大巷,东西布置综采工作面,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表1-1)。 井筒特征一览表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