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第六章资本的流通过程试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产业资本的循环 G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G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G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G 资本所有者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 并存着的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必须同时连续不断地顺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并存性与继起性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并存性与继起性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G 假设条件 社会只有资本家和工人两大阶级 产品全部按价值出售 生产周期为一年,不变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 没有对外贸易 前提条件 Ⅰ(v+m)Ⅱc Ⅱ(c+m-m/x)>Ⅰ(v+m/x) 第一年年末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为: Ⅱ1500c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Ⅰ4000c+400△c在Ⅰ内部交换实现 第二年年初两大部类的投入为: 假设m’=100%,第二年年末社会总产品构成为: 小结 ———— Ⅰ(v+m)= Ⅱc Ⅰ(c+v+m)=Ⅰc+ Ⅱ c Ⅱ(c+v+m)=Ⅰ(v+m)+ Ⅱ (v+m) Ⅰ(v+m)> Ⅱ c Ⅱ(c+m-m/x)> Ⅰ (v+m/x) Ⅰ(v+△v+m/x)= Ⅱ(c+△c) Ⅰ(c+v+m)=Ⅰ(c+△c)+Ⅱ(c+△c) Ⅱ(c+v+m)=Ⅰ(v+△v+m/x)+ Ⅱ(v+△v+m/x)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计算练习 1、某资本主义企业年产9000件商品,投资固定资本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资流动资本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100人,月平均工资50元;每件商品社会价值为30元。试计算:①m’ 为百分之多少?②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 ③ M ’为百分之多少? 2、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m不变,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假定第一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8000c+2000v+2000m=12000 Ⅱ3000c+1500v+1500m=6000 试求出:①第二年社会总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当第一部类的积累率为30%时,第二部类的积累率应是多少?②第二年两大部类产品总价值各为多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新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是指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衡量的经济活动总水平的 波动。 经济周期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固定资本更新周 期是经济周期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矛盾运动 必然导致经济运行出现周期 市场机制对经济生活的自发调节也会 使经济运行出现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 0 t 再生产一个周期 危机阶段生产下降 萧条阶段经济停滞 复苏阶段经济恢复 高涨阶段经济繁荣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固定资本更新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由于磨损或其他原因而用新的物质形式来更换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 固定资本更新 Pm部门生产恢复 Km部门生产恢复 萧条阶段 复苏阶段 高涨阶段 危机阶段 再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生产与消费矛盾日益尖锐 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新特点 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 每隔10年左右 每隔7至8年 每隔5年左右 危机周期的长短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新特点 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 周期进程中的阶段交替界限不清,每一阶段的特征不明显 危机的程度有所减弱,但生产过剩和失业却成为周期中的经常现象 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 日本的固定资本的平均使用年龄为10年,美国为17年;美国现有机床的34%使用年限超过20年,日本使用年限在10—20年的占35%,在10年以内的占61%. 我国在1979年以前,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仅在2.9%—3.7%之间, 工业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在25年.但是, 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基本折旧基金几乎一半以上普遍被挪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所以,实际上我国工业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在30年以上. 改革后,1992年后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率逐年提高,以工业企业为例,1982年为4.3%,1985年为5%,1988年提高到5.3%,1989年达到5.5%。我国现行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平均折旧率为5.5%. 案例1 案例点评 1, 固定资本的折旧关系到固定资本的更新,而固定资本的更新又影响到企业和整个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