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2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提升作业.doc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2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提升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2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提升作业

课时提升作业 二十二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2015·山西模拟)宋延斋在《蒲圻乡土志》里记载:“民国元年、二年来,茶价与麻价互涨,财力既裕,居民遂奢僭无等……农民亦争服洋布”,中产之家更是“出门则官纱纺绸不以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与这一记载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 A.民主共和观念的冲击 B.崇洋媚外思潮的兴起 C.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 D.进口的商品价廉物美 【解析】选C。从“茶价与麻价互涨,财力既裕,居民遂奢僭无等”的信息可以看出,茶与麻价格的上涨,使居民收入增加,才导致奢侈的风气盛行,而茶与麻价格的上涨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 【加固训练】 1912年《申报》刊文描写当时的公务员:头戴外国帽,脚踏软皮鞋,吃西菜,住洋房,点电灯,卧铜床,以至台灯、面盒、手巾、痰盂、便桶,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反映了 (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民族工业日渐萎缩 C.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解析】选D。材料中没有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及民族工业的相关信息,A、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众生活方式的变化,C错误。从1912年《申报》刊文的信息可知,当时的公务员在衣、食、住、用等各方面模仿西方,反映了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正确。 2.(2016·九江模拟)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但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支离破碎),这反映了 (  ) A.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B.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 C.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 D.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解析】选B。由“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可知,国人生活方式并未全盘西化,故A错误;由题干材料所述交谊舞在中国兴起与发展的历程及“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看出,西方的交谊舞传入中国后逐渐被人们接受,说明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故B正确;C“完全抛弃”的表述过于绝对;交谊舞在中国的传播与辛亥革命的影响关系不大,故D错误。 3.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运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  ) A.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 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 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 【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的信息可知服饰西化损害了国内传统纺织企业的利益,故A正确。 【拓展延伸】对服饰变化的认识 近代以来服饰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化、民主化的发展趋势,是中国从古代文明迈向近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对服饰变革的需求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 4.1912年,上海某时尚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着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 A.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 B.上海服装质地优良 C.当时女性盲目崇洋 D.作者态度相对保守 【解析】选D。题干材料并未提到上海服饰在全国的地位,故A错误;题干材料主旨并不是对上海服装质地进行介绍,故B错误;服饰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盲目崇洋,故C错误;根据题干中“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这句话可知,作者对女性穿着洋服的态度是保守的,故D正确。 5.(2016·安徽示范高中模拟)民国初年,在举国崇尚中山装的同时,能体现女子柔美的旗袍成为当时最时髦的服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山装和旗袍  (  ) A.“弘扬国粹,简朴实用” B.“中西合璧,壮于观瞻” C.“经济实惠,便于普及” D.“适于卫生,便于动作”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山装和旗袍均是结合中西服装样式设计的,故A错误;“举国崇尚中山装”“旗袍成为当时最时髦的服装”是因为两者既包含东方的美,又有西方的韵味,故B正确;C、D不是主要原因。 【加固训练】 (2015·江淮十校联考)《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 (  ) 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 B.妇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