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人应尽之义务.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保险人应尽之义务.doc

保險人應盡之義務( 莊宇翔 陸詩雅 郭勁宏(( 目次 前言 賠償責任之成立 危險承擔義務 危險範圍 危險承擔之期間 賠償範圍之確定 前言 保險金額 保險價值 定值保險 全額保險、不足額保險、超額保險 超額定值 損害賠償範圍之例外 賠償金額(保險金)之給付 一 金錢給付或回復原狀 二 給付之期限 伍、保險法上損害發生原因之問題探討 前言 因果關係於民法上之意義 因果關係於保險法上之意義 陸、保險人之附隨義務:通知義務 前言 通知或告知之事項 我國保險法上保險人之法律效果告知義務之闕失 誠信原則下保險人違反說明義務應有之法律效果 柒、參考書目 壹、前言 保險人義務,有主要義務,即抽象的危險承擔之義務,以及事故發生後具體之保險賠償金額給付義務;亦有附隨義務,指保險人之通知義務。又於保險人給付賠償金額須以賠償責任之成立為前提﹝即賠或不賠的問題﹞,責任成立後,需確認保險人之責任範圍有多大﹝即賠多少錢的問題﹞,此後始能履行保險人之主給付義務,將賠償金額給付給被保人。 貳、賠償責任之成立 危險承擔義務 保險契約之性質 保險法第1條第1項規定,所謂保險,謂當事人約定,一方交付保險費於他方,他方對於因不可預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致之損害負擔賠償財物之行為,該條第2項規定保險是一種契約。故保險契約為雙務契約。 危險承擔之原理 保險人如何替被保險人承擔其風險,牽涉到保險的運作原理。 危險承擔義務的危險定義:依保險法所稱的危險是指不可預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 要件:這樣的事件必須可能造成損害而且尚未發生。此外,危險必須有不確定性,在此,不確定性為主觀不確定性,例如保險法51條規定損失災害雖已經發生,但當事人締結保險契約時主觀不知道事故之發生而善意締結契約時,保險契約還是有效。 保險公司可以透過大數法則,計算出其所可能承擔的風險為何。大數法則,在保險之應用上,謂風險之評估,其發生機率經過越多次的測試,所計算出的結果越接近實際發生的事故機率。在保險學中,保險公司所承擔的風險,並非其估算出的事故發生率,而是實際發生事故機率與其所估算之事故發生風險機率的差值,也就是統計學上所稱之離差。大數法則便是母數越大,其平均值的離差範圍便會越小,故保險人便可以定出純保費之費率,而將風險分散於各要保人所支付之保費。 危險具有同一性。例如火災之發生機率與車禍意外之發生機率不相同,同一性質的事故應該分開計算保費而非以保險人所承擔之總保費與其所有性質事故所產生之賠償費用比例為風險之機率,若此會造成風險較低的事故之保戶必須承擔高風險保戶的危險,而負擔較高之保險費,反之,事故發生機率較高的保戶,反而負擔較少的保費,而產生不公平的現象。 危險承擔義務之作用 保險事故發生之前:免除被保險人精神上或經濟上之憂慮。對公司而言,則係對於侵害到第三者的事故發生不需自行準備賠償金。 事故發生後:保險人的賠償義務使被保險人得到損害賠償,保險金具有損害填補之功能。 危險範圍 因保險人不可能承擔所有任何漫無限制之危險。故保險人承保範圍所負擔之危險應該有一定的範圍限制,並依照其性質區分出具體特定的事故種類,才能依照大數法則估計事故發生的機率。 當保險事故發生後,保險人的危險承擔便要具體化,依各案判斷發生的危險是否屬於契約中所定的危險,進而確定理賠之範圍。故對「保險災害」、「保險利益」及「保險損害」做介紹: 保險災害 保險災害分為包括災害與不包括之災害,分述如下: 包括災害:包括災害需有明確性的種類,例如: 火災險:火災必須具有產生損害的能力,並且所造成之損害不在被保險人主觀欲求的結果內,例如將物品丟至火爐中燒毀,保險人便無填補損害之義務。 意外傷害險:被保險人由於突然外來發生於其身上之事故,致其健康非自願性的受到傷害。 健康保險:健康保險係指保險人對於被保險人因疾病所生之醫療費用,具有負擔費用的義務。疾病的定義: 是指依醫生判斷非正常之心理或心理狀態。 為疾病是指被保險人的不正常狀態需要接受醫療者。 又相對於災害特定性的概念為災害全包性或災害普遍性,其指一旦某項事故之發生,產生的損害可能包含許多種類的保險災害,而保險人對於被保險人的損失必須概括的賠償。因此,以海上保險為例,災害全包性並不等於損害全包性,理由至明。 不包括災害: 客觀不包括:我國學者對於不包括條款與除外條款之關係有三種不一樣的看法: 甲說:客觀不包括條款係指原本不在法律所規定的特定危險,透過契約訂立的條款而使其成為保險契約所承保之危險。而除外條款則為一相反的概念,是原本應在承保範圍內之危險而以條款排除保險人危險承擔之義務。 乙說:依照江朝國老師之看法,則認為不包括條款應該就是除外條款,其理由是若依前段學者的看法,即以不包括為包括之意思,具有可能誤導他人概念,並且以非為是的矛盾。 丙說:在概括保險部分排除保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