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由于.doc
由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新兴应用技术,因此目前全球有多家厂商投入研发,根据了解和估计,我国目前手机市场上采用OLED产品的手机共38款[单色OLED10款,区域色15款,256色8款,全色3款](见表1),据本人得知目前国内手机设计公司正在着手研发的OLED手机,已有7款.再加上SKD/CKD的产品和国际品牌的产品。
预计到年底我国手机市场上会有50款OLED产品手机,风骚于我国手机市场(见表2)。同时在综合表3数据显示,OLED未来可望与STN-LCD及TFT-LCD技术抗衡,至此向大家介绍OLED的相关知识。
一、OLED发展历史
其依材料区分大致可分为小分子系及高分子系两种,小分子系是以染料及颜料为材料,称为OLED,在1987年由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的C.W.Tang[邓青云博士,出生于香港,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系]所发表,高分子系式以共轭性高分子为材料,则称为PLED(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或LEP(Light-emitting Polymer Device),是由英国剑桥大学(Cambrige Univ.)所1990年提出。1992年剑桥成立显示技术公司CDT(Cambrige Display Technology),使PLED商业化.
二、OLED的发光原理
OLED的发光原理与LED相似,是利用外加偏压使电洞和电子分别由正、负极出发,并在有机发光层相遇而产生发光作用,其中阳极为ITO导电膜,阴极则含有Mg、Al、Li等金属,其基本结构如(图四)所示。而OLED发光的颜色取决于有机发光层的材料,故厂商可由改变发光层的材料而得到所需之颜色。也可以理解为主要发光原理是由电子与电洞结合而产生光,视材料的不同,电子与电洞所具的能阶也有差异,进而产生不同波长(即不同颜色)的光线。
三、OLED/Polymer OLED(高分子OLED)
OLED为自发光材料,不需用到背光板,同时视角广、画质均匀、反应速度快、较易彩色化、用简单驱动电路即可达到发光、制程简单、可制作成挠曲式面板,符合轻薄短小的原则,应用范围属于中小尺寸面板;但由于OLED驱动电压较高、因此在能量上使用的效益较差。而PLED由于不需经过薄膜制程及高价的真空装置,组件构造只有2层,较为简单,因此在投资成本上较OLED低很多;但由于PLED在色彩的表现上不如OLED佳,每个颜色衰减常数不同,必须对色彩偏差做补偿,同时频宽又大,发光色彩不易调整,因此产品的寿命亦较短暂,目前PLED主要应用范围以大尺寸面板为主。从产品的市场区隔来看,OLED的市场利基要往高单价、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发展,而PLED则往大量而低单价的产品发展。
四、无源OLED和有源OLED
OLED以驱动方式可分为无源驱动(Passive Matrix;PMOLED)与有源驱动(Active Matrix;AMOLED)两种,OLED的驱动方式是属于电流驱动。无源方式的构造较于简单,驱动视电流决定灰阶,应用在小尺寸产品上的分辨率及画质表现还算不错,但若要往大尺寸应用产品发展,恐怕会提高消耗电量、寿命降低的问题发生。最好的对应的则是采用有源驱动方式,因为有源的电流整流性较无源方式佳,不易产生漏电现象,同时使用在低温多晶硅(Poly-si)TFT技术时,电流可以产生阻抗较低的小型TFT,符合大尺寸、大画面OLED显示器的需求。
五、OLED彩色化方式
OLED以彩色化的方式区分可分为三种,一,RGB三色发光结构、二,色变换结构[白光+彩色滤光片],三,彩色滤光膜[蓝光+色转换层]等3种方式。由于3色发光结构运用独立发光材料RGB(红绿蓝)3色进行排列,具有发光效率佳的特性,不需再加上彩色滤光片或色彩变换层的薄膜,为目前投入厂商最普遍的使用方式;但由于3色法制程是采用屏蔽(shadow mask)蒸镀法,因此色彩的精细度较差。而色变换方式则是以蓝色发光材料进行发光,发光时中间隔上一层薄膜,因此发光效率不如3色发光方式佳。彩色滤光片则是以白光发光材料进行发光,中间加了一层彩色滤光片,因此发光效率亦不如3色发光方式佳,目前拥有白光技术的厂商并不多。
六、OLED与LCD技术的比较
七、手机采用OLED、TFT ,CSTN產品特性比較
八、OLED工艺說明
ITO面板[Array制造工艺]→ITO面板(形成有机膜)→OLED模块封装测试→OLED成品
因OLED构造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济源广播电视大学2012秋招生简章.doc
- 氢氧化钠的俗名叫苛性钠.ppt
-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ppt
- 氢氧化铁.ppt
- 水压机主分配器内进水阀的数值模拟及结构改进.doc
- 水玻璃耐酸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中国不饱和树脂信息网.doc
- 浙江大学本科生交换计划申请表.doc
-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实施办法.doc
- 江宁高级中学08届高三一轮复习电场教学案主备人赵士忠审核高三.doc
- 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泰州市中医院.doc
- 每评论团队2alpha team status二组感言.pdf
- 资料教程说明that time again tab.pdf
- 说明proquest信息学习raz lpdeepincopper wksh.pdf
- 不希望人话与声音在一起而有一种感觉动作luke dowsett-history历史小册子.pdf
- 2025年高考新课标二卷文科综合题库及答案.docx
- 2025年广西高考文科综合真题含解析及答案.docx
- 第七单元 探索发现(知识清单)(挖空版).docx
- 专题05 名著阅读(四川专用)(原卷版).docx
- 专题02 成语、词语(四川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3 病句辨析与语句运用(四川专用)(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