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瑞士隧道设计理念与施工技术探讨
彭爱红1 罗淑芬2 杨为德3
(1、江西省公路桥梁工程局 南昌 330009)
(2、江西省交通厅外经办 南昌 330006)
(3、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 南昌 330005)
摘 要:通过作者2006年7月至8月,随江西省交通厅2号项目欧洲考察团对瑞士近半个月的
实地考察,考察团走访了瑞士的公路建设、设计、咨询、监理、施工等部门,走遍了瑞士近90%
的国土,行程近4000km,对瑞士的工程师们的建设、施工理念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由
于瑞士是一个多山国家,隧道在其交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该国在隧道建设方面也是闻名于
世。在这半个月中重点参观了该国的隧道设计与施工及建设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介绍瑞士隧
道的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理念。相信这其中的理念值得我国隧道建设的同行们学习与探讨。
关键词:隧道工程;瑞士;隧道;设计;施工;理念
0 前 言
0.1瑞士简介
闻名世界的阿尔卑斯山脉穿越风景优美的瑞士这种设计的优点是隧道扁平率(高与最跨度之比)较大,结构受力更加均匀;
图1 我国公路隧道典型横断面图
图2 瑞士公路隧道典型横断面图
1.1.2从各部位功能分区比较:新在各部位功能齐全、界线明显 我国公路隧道净空包括公路建筑限界、通风、照明、安全、监控及内装等附属设施,各附属设施都不能侵入隧道建筑限界之内。隧道建筑限界由行车道宽、侧向宽度、人行道宽度或检修道(图3)宽度等组成。除照明、通讯、监控等管线内置在行车道右侧管线沟里外,其他如照明灯、通风机等设备从顺隧道方向看去都一览无余,它们与隧道建筑限界之间只有一种无形的界线,从美观和视觉效果上来说存在缺陷。而瑞士公路隧道除隧道净空外在行车道底下还有一个独立的空间(这个空间可能还根据不同需要分成不同的几个小空间),
图3 各种管道检修道
所有的照明、通讯、监控等管线、消防管道、排水管道等都分门别类的设置在这个分离的空间里面,由于检修道与行车空间完全分开,可避免有害介质对电缆管线的侵蚀,有利于设备维护,1999年3月24日上午11时左右,一辆满载面粉和黄油的比利时卡车在勃朗峰隧道中部失火大火持续燃烧了近天导致41人死亡、毁43辆车、交通中断一年半以上的
图5 独立的逃逸通道
对于隧道的排风,正如1.1.2中所叙述的那样,我国一般采用风机、隧道超过一定的长度设置竖井排风。而瑞士的隧道在建筑界限顶部设计一般为20cm厚的水平弧形钢筋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上部空间为隧道通风的风道,风道中间设计为15cm厚竖向钢筋混凝土板墙,将上部空间分为送、排风道两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排风空间,这样更有利于隧道的排风。隧道内对CO及烟雾浓度每六分钟检测一次,通过检测数据自行调整风机的运行状态,风机的备用电源为蓄电池。控制系统对火灾的响应时间为5分钟,火灾的探测采用感温和感烟两个系统,两个系统对于火灾的检测均为100%。为了保证更好的通风设计上采用扭曲的和竖直的两种不同的通风道,如图6、图7所示:
图6扭曲的竖井通风道 图7 竖直的竖井通风道
1.2 不拘泥于规范的隧道线形设计
瑞士的隧道线形设计以公路设计规范为基准,并根据公路线形的需要确定隧道的纵向和平面线形。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瑞士的隧道设计规范里,没有要求隧道部分按直线设计的硬性规定,事实上,绝大多数公路隧道都做成曲线型的(预防黑洞效应),这有利于提高司机的注意力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洞口段尽量设置为曲线段,不仅有利光线的过渡,而且能有效地调节司机的心理,不至于受出口“白洞”影响加速出洞,避免引起交通事故。
图10 铺设整齐的防水材料 图11 防水板铺设中
1.4 形式多样的洞门设计
瑞士的工程师们在洞口、洞门的设计上真是煞费苦心,他们并不机械的采用端墙式、削竹式等固定的洞门形式,而是总能采用不同的洞门形式让洞门能够充分的溶入自然。同时,环保设计概念体现在任何工程设计中,隧道也不例外。隧道洞口尽量避免大开挖,争取“早进洞,晚出洞”。为了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多处采用明洞、棚洞或其它明挖后回填的形式,洞门形式极为简明又贴近自然。许多开挖深度在10m左右的路段亦以隧道的形式(明挖或暗挖)处理。洞口处及其它开挖边坡一般很缓并植草植树。隧道所属通风机房结合洞门情况设置在地下,除洞门外几乎看不见任何混凝土痕迹。让你感觉到隧道与实际的环境如此的相协调,你行车在如画的自然中有时根本感觉不到有隧道的存在(见图12、图13)。
图12新颖独特的洞门 图13 形式多样的洞门
1.5 完善的照明和周密的监控设计
为了能够使隧道安全的运营,并让行车能够更加顺畅和舒适,工程师们对隧道采用了完善的照明设计,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 3190-202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pdf
- 2025年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基本理论知识考试题(+答案).docx VIP
- 近五年履职工作总结-wrz123.doc VIP
- 信息处理员考试模拟题库一.doc VIP
-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4篇.docx VIP
- ACR BI-RADS (乳腺MR部分)课件.ppt VIP
- 2025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民航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docx
- 二升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完整版25天.pdf VIP
- 如何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内涵质量.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