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 全 复 习 试 题
一.名词解释:
1.危险化学品: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2.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未遂事故:凡因操作不当、维护不周等原因,已构成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灾害,但所幸发现及时,得以避免或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称为未遂事故。4. 动火作业: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5.高处作业: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6.受限空间作业是指生产或生活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坑、涵洞等或其它密闭、半密闭的设施及场所内进行的作业。
7.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工作应负的责任,各级工程技术人员、职能科室人员及全体职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8.设备事故:企业的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停机时间和经济损失超过规定限额,且未造成人身伤害的,称为设备事故。9.违章作业: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盲目蛮干,冒险作业的行为称违章作业。10. 安全操作规程:是工人操作机械设备和调整仪器仪表以及从事其它作业时,必须遵守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二.选择题:
1.职工的下列 C 情形,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A.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B.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
C.醉酒导致死亡。
D.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2. 我国规定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为 C 分贝?
A .75 B.80 ?C.85???? D.90
3.事故应急管理包括 C 四个过程。
A.准备、预防、响应、恢复 B.恢复、响应、准备、预防
C.预防、准备、响应、恢复 D.响应、准备、恢复、预防
4.下列关于动火安全作业证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在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严格履行申请、审核和批准手续。
B.动火作业人员在接到动火证后,要详细核对各项内容,如发现不符合动火安全规定,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单位安全监察处部门报告。
C.动火地点和内容变更时,应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标明,否则不得动火。
D.高处进行动火作业和设备内动火作业时,除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外,还必须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和“设备内安全作业证”。
5.“动火安全作业证”不需要注明( A ).
A.工作设备 B.动火有效日期 C.动火监护人 D.动火等级
6.在禁火区需动火作业时,必须取得动火证。做动火分析时,取样与动火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A)min;动火作业中间停止作业时间超过(A)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A.30,30 B.30,60 C.60.30 D.60,60
7.作业场所氧含量低于(A)时,严禁入内以免造成窒息事故。
A. 18℅ B. 21℅ C. 30℅ D. 15℅
8.以下不符合进入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的是( A)
A.进入设备前1h需取样分析,并使各种气体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
B.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按要求履行审批手续。
C.采取适当通风,确保设备内空气流通良好。
D.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人员保持有效联系。
9.化工生产过程中进行设备检修时,进入设备内作业应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下列有关设备内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进入地坑作业不属设备内作业。
B.在设备内作业至少每隔3小时分析一次设备内的毒气浓度。
C.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时,设备内照明电压为36V。
D.检修作业因意外情况撤出人员,需要再次进入现场时,必须重新审批。
10.化工厂防爆车间采取通风的目的是( B).
A.消除氧化剂 B.控制可燃物 C.降低车间温度 D.冷却加热设备
11.“闪电型”死亡是由于接触了高浓度的(D )而死亡。
A.氨气 B.甲醇 C.硫酸 D.硫化氢
12.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导致事故发生的(B)
A.潜藏着的祸患。
B.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C.各种危险物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
D.人、机、环境的危险性。
13.职工在上班途中因路滑摔倒而造成伤害,该职工(A)按工伤处理。
A.不应当 B.应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