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VIP

河南省伊川县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川实验高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周练历史试卷 命题 王文瑞 审核 何光展 一、选择题(40X1.5=60分)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渐形成 ②官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④分封制的崩溃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百家是指共一百个思想流派 ②其经济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 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 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4、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5、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名句等,几乎人尽皆知,以上人物的价值观明显来自( )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6、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7、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 8、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9、“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0、《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 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11、《宋史》中出现的以下人物名字:焦守节、李克让、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张忠恕,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佛学 B.法学 C.道学 D.理学 12、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13、朱熹和王阳明对“天理”进行了不同解释,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是 A.否定佛教、道教教义 B.发扬光大儒家学说 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14、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