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徽省无为县龙潭头铜矿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分析概要.doc

安徽省无为县龙潭头铜矿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分析概要.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无为县龙潭头铜矿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分析概要

安徽省无为县龙潭头铜矿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分析 时间:2010-09-01 来源: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五地质队 作者:许仙龙 本文在简要叙述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了龙潭头铜矿地质特征,初步进行控矿因素分析,提出区内指导找矿的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 本区位于下扬子台褶带长江坳陷带北西侧,庐枞火山岩盆地北东缘的外侧江北过渡带,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生界~中生界的一套海相碳酸盐岩~陆相碎屑岩沉积建造组合(古生界缺失中下泥盆统地层),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大范围分布于山体周围的平原地带。区域内地层发育较全,出露零星。 ??? 由于本区处在庐枞盆地基底构造和长江断陷两大构造之间,受其影响区域褶皱和断裂发育,区域构造形迹总体呈北东方向占主导地位。 ??? 岩浆岩在区内以岩株或岩脉状为主,为燕山中晚期产物,主要为一套中碱偏酸性岩石类型。有石英正长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闪长玢岩等。 ??? 区域内发现的金属矿产有铜、铁矿,伴生银矿;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硫铁矿、萤石和粘土矿等。内生金属矿产及部分非金属矿产主要与区内岩浆岩和地质构造关系密切,非金属矿产主要与沉积作用及热液蚀变作用有关。 2、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 矿区所处湖陇向斜南东翼,地表及钻孔中所见到的地层自老至新有下二迭统栖霞组(P1q)、孤峰组(P1g),上二迭统龙潭组(P2l)、大隆组(P2d),下三迭统殷坑组(T1y)、和龙山组(T1h)、南陵湖组(T1n),中三迭统东马鞍山组(T2d)及第三系(E)、第四系(Q)。 其岩性特征主要为: ??? 下二迭统栖霞组(P1q):主要岩性为灰黑色中厚层微晶灰岩夹二层硅质层,厚大于180米。 ??? 下二迭统孤峰组(P1g):岩性为浅黄色硅质页岩夹粉质砂岩,厚度未见底,大于40米。 ??? 上二迭统龙潭组(P2l):主要岩性为黄褐色中薄层长石石英砂岩夹黑色炭质页岩,厚约64米。 ??? 上二迭统大隆组(P2d):深灰黄色、粉红色硅质、炭质页岩,局部夹白云质泥灰岩,厚27米。 ??? 下三迭统殷坑组(T1y):浅灰黄色泥质页岩及钙质页岩夹薄至中厚层灰岩,厚105米。 ??? 下三迭统和龙山组(T1h):浅灰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黄色页岩,顶部为蠕虫状灰岩,厚60米。 ??? 南陵湖组(T1n):区内出露最为广泛,根据岩性特征分三个岩性段:下段主要是厚层灰岩,厚约62米;中段主是瘤状灰岩夹瘤状泥晶白云质灰岩,厚约138米;上段主要是蠕虫状灰岩夹灰绿、黄色页岩,厚大于142米。 ??? 中三迭统东马鞍山组(T2d):主要岩性为浅黄色灰色岩溶角砾岩,厚约105米。 ??? 第三系(E):,主要为紫红色砂岩,底部含砾岩,厚约8~11米。 ??? 第四系(Q):为红褐色、黑色粘土,黄褐色亚粘土及风化残坡积物和碎石层,层厚度不均有1-29米。 2.2? 构造 ??? 矿区处于湖陇向斜的南东翼,地层总体为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走向北东30°~50°,倾向北西300°~320°,倾角40°~60°,可能受局部构造的影响,钻孔中部分地段地层倾角大于75°。 ???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存在三组:走向近南北向的断裂,为区内较早形成的,查区内有F1、F2两条,带内有强烈挤压现象和挤压透镜体,断面倾向北西,倾角70°~80°,断层带两侧蚀变弱,未见有矿化现象。 ??? 走向近东西的压扭性断裂及挤压破碎带,有F3、F4两条,表现为右旋扭动特征,它们切割F1、F2,为较后期形成的,对矿体也形成破坏作用。 ??? 走向北东40°~50°构造破碎带,查区出露有F5、F6、F7,具有张扭性特征,倾角55°~85°,为控矿构造,其中F5、F6带中均发育有赤铁矿脉,F7为铜矿脉,均伴有银矿化。 2.3? 岩浆岩 ??? 岩浆岩在本区出露不多,仅见少量晚期岩脉,为一套中偏酸性的岩石,见有花岗细晶岩、花岗斑岩、闪长玢岩、闪长岩(闪长岩为区内较大的隐伏岩体,通过物探资料推测在平面上大于3.5平方公里),它们侵入到最新围岩为下二迭统孤峰组(P1g)至三迭系(T1n)地层,推测其侵入时代为燕山中晚期。 2.4? 地球化学特征 ??? 通过系统取样分析我们对区内报出率高,含量变化较大的六种元素Cu、Pb、Ti、Sr、Mn、Ni资料进行整理,它们在区内各地层中的平均浓度值见下表一: ????通过钻孔工程取样及光谱分析成果,六种元素Cu、Pb、Ti、Sr、Mn、Ni,它们在各工程中的平均含量Cu 62.73 PPm、Pb 36.85 PPm、Ti 0.22%、Sr 459.48 PPm、Mn 716.89 PPm、Ni 19.25 PPm,若按它们的算术平均值的两倍为该地区元素的异常下限,它们的异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