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桥电子.ppt

南台科技大學 PSP-LGP BLU 機構設計 學生:周芳毅 一.內容目錄 一.PSP-LGP與VCUT-LGP與NORMAL-LGP相異 之處 1-1.以B/L結構差異 1-2.PSP-LGP與VCUT-LGP之比較 a.皆俱備聚光性之縱溝 b.PSP-LGP與VCUT-LGP最大不同為PSP-LGP 材質添加擴散劑,對於入光側亮線,及牛頓環的產生有改善的效果,目前業界只有ENPLAS生產 二.針對V-CUT B/L機構設計 1.因目前PSP-LGP外形上並無耳部設計,所以牽涉到定位及衝擊測試的問題,所以機構設計如下: a.綠色顯示部位為斜面(由外向內斜),可避免LGP直接貼附於背後之肋條,而產生導光板因受測時造成傷害 b.綠色顯示區為斜面,防止pooling,以及此區域直接接處LGP 所造成白點 C.綠色顯示區為下沉0.2mm(反射板承載面),此下沉空間可用來備膠,固定反射板及導光板部份,使用灰色可改善出光側亮線問題 d.在矽膠套與導光板之間,使用一片Z型防衝片,主要用於衝擊測試,目前為CPT之專利(紅色剖面區) E.在燈罩截面形態,可防止衝擊測試NG,利用燈罩上緣凹處,擋住導光板向前的作用力 三.在PSP-LGP B/L 光學品味處理 1.VCUT-LGP或PSP-LGP光源只要使用冷陰極燈管,在整個B/L入光區域會產生嚴重的亮線,尤其使用銀反射片為部材,更甚嚴重,這也是目前各家急須解決的問題之一,雖ENPLAS所生產之導光板,材質方面已有添加擴散劑,可以對亮線及暗線做一些淡化處理,甚至於在入光側作霧化處理,仍舊無法克服目前不良之狀況,所以就必須在機構上或其它部材上作對策,目前開發有測試過一些對策,效果方面並非全適用, 以下有詳細的分析: 2.尚未作任何對策情況下之B/L光學品味如下 入光區域有明顯漸層式輝線 3.已作對策後的B/L 入光側已無輝線,雖有淡淡暗線,但客戶可接受 4.使用對策及其效果 在反射板入光側處印刷黑色網點,雖輝線處理有成效,但卻產生暗影仍舊NG 使用白色網點印刷在反射板入光處,已無漸層式輝線,但有漏光現象 使用半透明貼布,貼附於反射板入光處,輝線可處理,但有漸層式暗影,但也是目前最良好的對策 因目前在反射板上印刷或貼附部材皆侵犯友達專利,故有另一對策衍生,在反射板背面貼附部材,凸出入光側,下圖示貼附反射板(E60L).有漏光現象,目前正在尋找其他更合適的材料 5.其他對策 在燈罩截面形狀可作如下圖的改變,也可以改善輝線的不良 6.燈罩截面以及燈管與導光板間隙的光學模擬 在圖2及圖3間隙分別為 0.2mm,0.3mm,在圈起部 分的光線聚光現象較輕微, 但因距離太小,可能會導致 導光板受熔的現象,故不建 議此種設計 在燈罩截面之分析 在圖4所分析的截面 形狀在圈選之光線 部分聚光現象輕微 故在燈罩截面設計 上建議此種形式 四,結論 在大尺寸的V-CUT B/L開發著重的為機構設計上,導光板的固定,及有效範圍內避開聚光的輝線,及角落所產生的暗帶,在這些的機構上及光學上,此報告大約只能針對初步的對策方向,目前仍有些瓶頸尚未突破,在製程方面,導光板靜電太強,吸附異物太多,清潔也不易,組裝手法上,造成不良也太高,在未來的開發上, 新對策的實驗, 必定會克服瓶頸,順利的導入量產 * * 1.PSP-LGP與VCUT-LGP與NORMAL-LGP相異之處 1-1.以B/L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