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移民社會与背景史硕三89106172王中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移民社會与背景史硕三89106172王中宜.doc

單元:移民社會與背景 史碩三王中宜 日期:91.12.27 一、前言 一個國家移民政策的推動,一定有他的必要性,以中國人安土重遷的傳統,要推動移民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像明代這種大規模的移民運動,背後一定要有非常重要的原因以及很大的動力,才能使得政府願意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持續不斷地推動大規模的移民運動。 明朝政府所推動的大移民運動,絕大部分都是發生在明朝初年,這和元末明初的戰爭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戰爭的因素造成人民大量的死亡,以及大片的土地荒蕪。等到戰事平定了以後,會發現各地的人口相當不平均,如果不做處理很容易發生問題。於是政府為了平衡地方發展,解決部分地區的過剩人口,很自然地就會發起移民運動,明初的移民運動就在這一種情形下開始推動了。除此之外還有因為政治因素所產生的移民,例如因建都及獲罪流放所造成的移民;另外還有自發性的移民,如因為社會、經濟的改變,和因為天災所造成的移民等亦是。 二、疆域與政治 (一)、邊疆的形勢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建立了明朝,但是他卻無力掃蕩漠北。所以北撤的蒙古人仍占據著大片的土地,並且擁有強大的武裝,對明朝構成極大的威脅。洪武三年(西元1370),元順帝死,蒙古貴族陷於激烈的內部紛爭,結果分裂為三部,但是明王朝仍然沒有力量將蒙古草原納入自己的轄境。所以,隨著蒙古各部力量的強弱變化,明朝的北部邊境也在盈縮之中。而在洪武年間(1368─1398),明朝的北界在今內蒙陰山和察哈爾盟及西拉木倫河一帶。 蒙古兀良哈部住在西遼河以北的嫩江流域,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政府在兀良哈地區設立了朵顏、泰寧、福餘三個羈縻衛,確立了羈縻關係。但是在「靖難之役」時造成大寧地方空虛,兀良哈三衛乘虛南下,也造成了這一段國境線南移。 韃靼部住在斡難河(鄂嫩河)、臚朐河(克魯倫河)和貝加爾湖以南地區;瓦剌部則分布在今科布多河和額爾齊斯河流域及其以南的準噶爾盆地。永樂年間,韃靼與瓦剌二部數次與明朝發生衝突,明王朝的這一段邊境,得以稍稍向外拓展。然而這二部轄境的大部分,仍不在中原王朝的版圖之中,雖然他們每年向明朝遣使進貢,但明王朝對於這二部蒙古人,僅在羈縻而已。 西域地區在明代初年仍處於蒙古貴族的統治之下,此一蒙古貴族即是察合台汗國,其分布區域在今天新疆的天山南北路、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及哈薩克斯坦等國。洪武三年(1370),察合台汗國分裂,西部中亞河中地區撒馬爾汗罕一帶,為帖木兒帝國所占據。東部在今新疆及哈薩克斯坦國境內,則是處於分裂的局面,以於闐和別失八里的疆域為最大。洪武二十四年(1391),別失八里向明朝稱臣納貢。 永樂十六年(1418),察哈台後裔歪思自立為王,將統治中心遷至亦力把里(今新疆伊寧),因以地名國。亦力把里以伊犁河為中心,轄境東起吐魯番、蒲昌海,與哈密等衛接界;西逾葱嶺,達今阿富汗北境,北至巴爾喀什湖和額爾濟斯河,與瓦剌和韃靼相鄰,南及喀喇崑崙山,與烏斯藏都司相接。雖然所轄大部向明王朝稱臣奉表,但明王朝對於這一廣闊的區域從不曾實施過有效的統治。 東北地區明王朝的統治範圍,雖然曾經一度遠達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區域,但是長期穩定的管轄區域僅局限於遼東。明代初年遼東地區地廣人稀,而北部地區則時有少數民族騷擾,遂設遼東都指揮使司專門管理這一地區的軍事問題。所以對於遼東地區的安定有很大的貢獻,但是對於遼東以北的地區,卻是力有未逮。永樂元年(1403),女真三大部前來投附,明政府在女真轄境中設衛所,永樂七年(1409)設立奴兒干都指揮使司,衛所長官皆由女真氏族部落的酋長擔任,表現了明政府對東北地區少數民族的安撫與懷柔;同樣的情形在西藏也是如此,明政府在西藏設立了烏思藏和朵甘二個都指揮使司,其性質與奴爾干都司相同。 西南邊疆在元朝時已設立了雲南行省,洪武十四年(1381),明兵攻克雲南,次年設雲南布政使司,雲南成為和內地各省相同的一級行政區。明朝對西南的統治,沿承元朝的土司制度,即任用少數民族酋長,但是在地方發生糾紛後,明政府往往收回土司的統治權,直屬朝廷,改由流官治理,叫做「改土歸流」。永樂六年(1408),因為思州發生叛亂,明朝政府在派兵平亂之後,便將思州改置為一般州縣。永樂十一年(1413)二月設貴州布政使司,從此貴州成省一級行政區,「改土歸流」使明朝加強了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增強了各族間的交往和聯繫,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英宗正統時代以後,明王朝國力開始衰弱,相對地周邊民族及部落的力量卻不斷增強,明朝的疆域不斷縮小。不僅北方邊界日益後退,西界更無法越過嘉峪關,所以明朝的疆域僅僅指中原王朝的轄境而已。 由於北方軍事緊張的關係,必須調派大量的軍隊駐守,事實上就構成了一次大規模的移民,進而形成北方邊境地區龐大的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