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之间》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邻里之间》课件

11.邻里之间 山东美术出版社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青岛博文小学 执教人:戚 蕾 遇到下列情况,你会先请谁帮忙? 情境一: 爸妈今天不能接小美放学, 他们最先想到让谁帮忙? A.邻居小萌同学的妈妈 B.在单位加班的姨妈 遇到下列情况,你会先请谁帮忙? 情境二: 网上买的绘本到了,快递送上 门,恰巧你们全家去公园赏菊了, 你会请谁帮你代收? A.小区保安 B.隔壁邻居张奶奶 远亲不如近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倡: “死徙(xǐ)无出乡,乡田同井,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 意思是说,老百姓无论埋葬或搬家都用不着背井离乡,在家乡同耕一块田地,进进出出像朋友一样友好,互相照应、帮助,有病互相照顾,大家和睦相处如亲人一般。 合作探究 桃 花 源 小 区 礼貌互敬 邻里之间访谈 邻里小故事 《六尺巷》 《司马徽让猪》 《杨翥卖驴》 体谅谦让 六 尺 巷 据说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司马徽(huī)让猪? ??司马徽(huī)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惭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huī)。司马徽(huī)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六 尺 巷 据说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杨翥(zhù)卖驴? ??明朝礼部尚书杨翥(zhù)居住在京城,喜欢骑驴代步。他对驴子特别偏爱,每天上朝回家,他常常不顾家人的劝阻,亲自为驴子擦洗梳理,给驴子喂上等的饲料。关驴子的房子就在他的住房旁边,半夜总要起床看一两次,生怕那宝贝驴子受什么委曲。? ??杨翥(zhù)的邻居是一位老头,快六十岁了,竟然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自然倍加疼爱。可是,这孩子有个毛病,一听到杨翥(zhù)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眼看那孩子一天天消瘦下去,父母伤透了脑筋,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杨翥(zhù)。杨翥(zhù)二话没说,忍痛把自己心爱的驴子卖了,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六 尺 巷 据说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冬冬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不仅会弹钢琴还正在练习吹小号,为了不影响501的田爷爷休息,不打扰503刚出生的小宝宝和陈阿姨,住在502的冬冬该怎样安排练习器乐和学习的时间最合适呢? 邻里帮帮堂 六 尺 巷 据说清代中期,当朝宰相张英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