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概论
男人和妇女与儿童被强行分开 1944年春季,不知道何故,党卫队军士伯恩哈德.瓦尔特竟然得到允许,拍下了一火车匈牙利犹太人正被送往奥斯威辛的“白桦林”毒气室的情景。 一个怀里抱着婴儿,旁边跟着另外3个孩子的妇女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领着穿戴严实的孩子们步履艰难地走向“白桦林”毒气室。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房 焚尸炉 请找出本文中的导语、主体、结语,并以此为依据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导语(1-3段) 主体(4-15段) 结语(第16段) 1、在第1段中,哪一个词表示了作者的惊讶?面对眼前美好和平的景象,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德国二战后深刻反省错误,德国国内永远禁止任何纳粹物品的出现,对中小学生进行反纳粹教育,在教科书了写进这段历史,并且在每年的圣诞节向所有受到德军迫害的犹太人或他们的亲属提供各种礼品。 日本政府却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日本教育部门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不愿承认也不愿反思当年侵略东亚各国的史实;日本法院一再判决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赔偿的东亚各国受害者败诉;日本首相不断参拜靖国神社,并为远东国际法庭判处死刑的七个甲级战犯树立“七士之碑”。 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 “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 第1次:承上启下。 第2次:呼应前文,突出了文章主题。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 1944年,穷途末路的德国纳粹开始加紧屠杀集中营的囚犯。一次,一个小女孩在被推进坑中,即将被活埋的时候,抬起头对拿着铁锹的纳粹士兵说: “叔叔,请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这样我妈妈就容易找到我了。” ······ 由此情景,你能联想到我们中华民族曾经的深重苦难吗? 拓展延伸: ????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 30万以上中国人被残杀。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时间长达6个星期, 这段血腥的历史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场浩劫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也是全人类的耻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性质比二战时德国纳粹杀害犹太人更严重,毕竟纳粹屠杀犹太人是一个党屠杀一个民族,而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 ? ? 3岁婴儿被日军用刺枪挑起 拍电影,用真人 日军把无辜的中国人反绑双臂枪杀后,掷入城郊池塘。 日军把中国人当作“活靶” 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 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周恩来 二战德国的忏悔和日本的忏悔比较 1970年12月7日,时东德总统勃兰特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献上花圈。 被饿死的囚犯 集中营里骨瘦如柴的战俘 纳粹分子往毒气室搬运死尸 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展示多达7、8吨重的女囚头发、犯人遗留下来的皮箱、眼镜、假牙、衣物等等,还有图中看到堆积如山的空瓦斯罐。据说,一罐毒气可毒死400人。 犹太人在被送进杀人中心之前,正在最后一站的等待。 苏联摄影师尤金1945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拍摄的照片 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 纳粹警察正对大规模“解决”后还活着的犹太妇女射杀 这是集中营1945年5月12日解放后被搬运埋葬的尸体。 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不到,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 1945年5月,美军进入了战败的德国,所见到的不禁令人触目惊心-大批的犹太人尸体。 这个囚犯还保持着被烧死时的姿势。 集中营里的万人坑 运送政治犯尸体的火车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凭吊者在昔日枪决人的高墙下献上束束花环 思考问题: 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 61年前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结合下文可知,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象固然美好,却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才有了第2段的四个“不该”。布热金卡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象。然而作者踏进集中营,却吃惊地发现两种不相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全章)》PPT教学课件.ppt VIP
- 2024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121全等三角形公开课课件.pptx VIP
- 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技术交底.pdf VIP
- qc080000内部质量审核查检表.doc VIP
- 2024中国邮政邮储银行秋招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高清版)DB62∕T 25-3111-2016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pdf VIP
- 电力系统暂态解析.pdf VIP
-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上册《10 公共场所,文明言行》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