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培训
2016.07.21
一、防火与防爆
燃烧
燃烧类型I:自燃
自燃:不需明火可燃物受热升温作用即自行燃烧的现象。
自燃点:引起物质自燃的最低温度
自燃原因:物质受到外部加热或自身(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热量,而升温达到着火点进行燃烧
燃烧类型I:自燃—自燃物
自燃物:无需明火作用,由于自身化学反应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受热升温达到着火点而自行燃烧的物质。
(1) 一级自燃物质:此类物质与空气接触极易氧化、反应速度快,同时,它们的自燃点低,易于自燃,其火灾危险性大。例如黄磷。
白磷、黄磷:蜡状的半透明固体,非常容易氧化,自燃点~34℃
硝化纤维及其制品:自燃点,120~160℃ 。燃烧速度极快,并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
(2) 二级自燃物质:分子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双键(—C=C—),与空气接触缓慢氧化,放出热量,如果自燃点较低、通风不良、积热不散也能引起自燃。例如油布等含有油脂的物品。
酮油的主要成分是桐油酸甘油酯,其分子含有三个双键,化学性质很不稳定。经制成油纸、油布、油绸等物质之后,桐油和空气中氧接触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累积热量。
运输储存:常用分格的透笼箱作包装箱,释放出的热量不断散逸, 避免热量的聚积。
燃烧类型II:闪燃
闪燃:挥发性可燃液体挥发出的蒸气积聚在液面上方,与空气混合后,被火花或明火点燃而一闪即灭的现象(燃烧时间5s ,燃气耗尽)。可能引发“燃爆”(爆炸)
闪点(flash point ):可燃性液体或固体(升华)挥发出的蒸气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在明火作用下被闪燃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温度比着火点(燃点)温度低
闪点越低,火灾或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可燃液体混合的闪点不具加和性:高闪点的液体中极少混入少量低闪点液体会大大降低混合物的闪点,增加火灾或爆炸的危险(不同型号油品不能混合使用)
挥发性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类
类别
闪点(oC)
物质名称
甲
28
乙醚 -45
石油醚 -20
丙酮 -20
乙醇 -18
苯 -11
甲苯 4
汽油 -70~ -50
乙
28~60
煤油
丙A
60~120
重柴油
丙B
120
润滑油
含低闪点物质的液体不可放入普通冰箱中储存(灯泡开关触点会产生电火花),必须使用防爆冰箱
2 爆炸
爆炸性混合物:可燃性气体(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气或雾滴)、粉尘(锯末、煤粉、纸屑、金属)、纤维(布料纤维)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爆炸的混合物。
爆炸性物质:爆炸性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质
直接混合
爆炸性物质与空气混合
间接混合
熬扎
钢瓶内气体不可完全用尽,保持正压。避免空气倒灌
爆炸性物质与空气直接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爆炸性混合物中爆炸性物质浓度达到一定范围,遇到火源(明火、受热、静电火花)即发生爆炸
熬扎
消除隐患最佳时机
避免火源(电火花、明火)
切断可燃气体泄漏源
通风,尽快稀释爆炸性物质的浓度(开门窗对流通风换气:用湿布垫金属把手/门窗,避免静电火花)
不可控阶段
尽快逃离现场
爆炸性物质浓度
0
100%
爆炸浓度下限
爆炸浓度上限
不会爆炸,也不会燃烧
(可燃物浓度不足,过量空气起到冷却作用)
不会爆炸,但接触明火会燃烧;如果空气大量增加,使可燃物浓度降低到爆炸极限的范围内,即爆炸(稀释绝对绝对避免热源)
处于爆炸浓度上、下限附近时,爆炸威力较小
遇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时:
爆炸性物质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时,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2H2 + O2 → 2H2O)
爆炸极限范围
常见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
物质名称
空气中(%)
氧气中(%)
空气中最大爆炸威力浓度(mol%)
C2H2
2.5~82
2.8~93
7.7(2C2H2+5O2?4CO2+2H2O)
H2
4.1~75
4.0~94
29.5 (2H2+O2?2H2O)
CO
12.5~79.5
13~93
29.5(2CO+O2?2CO2)
CH4
5.3~15
5.4~60
9.5 (CH4+2O2?CO2+2H2O)
C2H4
2.7~34
3.0~91
6.5(C2H4+3O2?2CO2+2H2O)
NH3
15~28
13.5~79
--
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
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 空气中
常见挥发性易燃液体的燃爆特性
物质名称
沸点(oC)
闪点(oC)
爆炸极限范围(%)
汽油
50~120
-70 ~ -50
1.6~6.5
煤油
175~325
28~60
1.4~7.5
丙酮
56
-20
2.6~12.8
苯
78
-11
1.4~8.0
甲苯
110
4
1.3~7.0
甲醇
乙醚
65
34.6
11
-45
6.0~36.6
1.9~36
爆炸性粉尘的燃爆特性
物粉尘名称
爆炸下限(g/m3)
木屑
40
铝粉
20~40
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