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行100Mbps非极限速度,最终FDD 300M+ TDD 130M+ 时延方面是之前2/3G的1/6 MBMS 则是“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的简称,中文名是“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 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简而言之就是将模拟声音讯号(Voice)数字化,以数据封包(Data Packet)的形式在 IP 数据网络 (IP Network)上做实时传递。 * * * * 网络架构更趋扁平化和简单化 减少网络节点,降低系统复杂度以及传输和无线接入时延 减小网络部署和维护成本 新增X2接口,协议要求全互联,以PTN环实现 * * * * OFDM(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技术应用已近有40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无线通信系统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军方建立到了第一个多载波调制系统 20世纪70年代,采用大规模子载波的OFDM系统出现,但由于系统复杂度和成本过高,并没有大规模应用 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OFDM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有IFFT和FFT来实现,系统复杂度大大降低,使得该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 * MIMO技术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信道容量,但是在多径信道中的信道估计比较复杂 OFDM技术可以有效的克服多径效应 把OFDM技术和MIMO技术相结合,既可以抵抗由于多径时延导致的码间串扰,又可以提高信道容量 MIMO的精髓在于不增加物理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峰值速率的突破 * SON:自组织网络(Self Organization Network) 运营商传统维护系统面临挑战 移动带宽提升,并不能够带来运营商效益的同步提升,TCO能否有效降低将成为决定移动宽带商务模式是否可行的重要因素 基站形态的多样化(Micro,Pico, Home NodeB),同等覆盖区域基站数量增多(高频段的应用:2.6G),给传统的运营维护方式带来更大挑战 网络复杂度提升,网络和业务部署需要传统人工为主的网络优化方式将向网络自主优化方式演进 网络初始部署阶段 自规划:自动网络参数的生成 自部署:自配置,自动软件更新 网络维护阶段 自优化:ANR(自动邻区发现), MRO(切换优化), 负荷均衡 易维护:UE跟踪, 告警管理等 * * * 便宜原因: 1、频率利用率高 2、网络架构更扁平化 3、传输方式更便宜 4、SON * * 主要看中国 下页解释refarming * 重耕技术 * PHS:小灵通 A频段:2010-2025 (共计15M,目前供TD-SCDMA使用) F频段:1880-1920 (共计40M,部分被小灵通占据 退网后供TDD使用) E频段:2300-2400 (共计100M,可以供TD-SCDMA和TDD-LTE室内覆盖使用) D频段:2570-2620 (共计50M,可以给TDD-LTE室外使用) * FDD频谱资源比TDD丰富,例如欧洲多数UMTS运营商拥有2×15Mhz(2.1GHz)。 FDD频谱分配相对统一,容易实现全球漫游,如2.6/2.1GHz/900MHz等。 除2.6GHz等新增频谱,LTE初始部署需通过Refarming方式,和3G/2G共享频谱 *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 System-2000,国际移动电话系统-2000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早于1985年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当时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PLMTS),1996年更名为IMT-2000(国际移动通信-2000),意即该系统工作在2000MHz频段,最高业务速率可达2000kb/s,预期在2000年左右得到商用。 * 2014.5.17发放LTE牌照 2012年年底2W基站,预计到2014年达到20W基站 * PICO:分布式基站 * * 系统网元 LTE技术亮点 Technology Support Department Shanghai?Beidian Industry Group GERAN UTRAN GPRS Core MME Inter AS Anchor hPCRF IP Access Evolved Packet Core S5 S2 S3 S4 HSS S7 S6 Gi S1-U Gb Iu Rx+ X1 eNB X1 eNB X2 Evolved RAN VPCRF S9 Serving SAE GW S11 S10 S1-MME S7 PDN SAE GW S8b Operator IP services (including IMS, PSS, ...) LTE的网元功能 LTE技术亮点 Technology Support Depart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六章_第二节_密度_新人教版分解.ppt
- 纳米涂料的应用试题.ppt
- LED照明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分解.ppt
- 纳米压痕划痕技术在表征薄膜涂层体系力学性能中的应用试题.ppt
- 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_(新版)新人教版分解.ppt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1(新版)北师大版分解.ppt
- 从上至下的精益改善革新模式-TPI分解.ppt
- LED照明特性分解.ppt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新人教版分解.ppt
- 建筑高处作业劳动防护用品知识(53p)答案.ppt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