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课 梨 园 春 秋 一、戏曲的起源 二、元杂剧与昆曲 三、国粹京剧 课标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 “梨园”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乐工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后来,“梨园”一词被借用表示乐工机构,“梨园弟子”成为乐工弟子的代称。后世将唐明皇奉为梨园鼻祖。 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一、戏曲的起源 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于是在原始社会形成了一种带有巫术色彩仪式——“傩”。 【思考】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遇到可怕的事情总把它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认为是“鬼”、“怪”在作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 1.产生背景 “傩” “傩”面具 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 2.傩的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期:为国家礼仪吸取,称为“傩仪” (2)后来,这种巫术仪式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转变成戏剧表演,形成“傩戏” (3)春秋战国的宫廷宴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傩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 西汉时期的大傩 唐代宫廷中设有专门的戏曲场所,称“梨园”,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唐代戏曲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1、南戏产生的背景(原因): 2、南戏流行的区域: 3、南戏在中国戏曲中的地位: (1)宋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2)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 浙江的温州、福建的福州和泉州一带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 二、元杂剧与昆曲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和昆曲 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一)元杂剧 (1)商品经济的繁荣,经济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 1、分析: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 (2)市民阶层壮大,为元杂剧的创作奠定了观众基础; (3)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很低,为元杂剧的创作提供了机遇。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和王实甫。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关汉卿,被誉为“元曲第一家”、“东方的莎士比亚”。一生不畏强暴,性格倔强不屈,自比为“蒸不烂、煮不透、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作品大多揭露元朝统治的黑暗,歌颂清官,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代表作是《窦娥冤》。 关汉卿画像 《窦娥冤》插图 《感天动地窦娥冤》 电视剧《窦娥冤》海报 白朴(1226—1306),元代戏曲作家、词人,隩州(今山西河曲县附近)人。白朴自幼聪慧,早年习诗赋,后精于戏曲。白朴杂剧代表作有《梧桐雨》《墙头马上》等。 马致远的《汉宫秋》 郑光祖的代表作则是《倩女离魂》 王实甫与《西厢记》 (二)“百戏之祖”——昆曲 1、昆曲鼎盛时期: 2、兴起的地点: 3、昆曲的特色: 4、昆曲对后世的影响: 明中叶到清中期 江苏省的昆山市 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载歌载舞,将柔曼的舞姿融入婉转优雅的唱腔中。 风靡大江南北,发展成全国性剧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 张充和(1914年——2015年6月18日)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和学者。出生于上海,祖籍合肥,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被誉为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 2015年6月18日凌晨,张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 三、“国粹”京剧 ①既然叫“京剧”,我们能不能认为京剧就是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戏曲形式?如果不能,那为什么叫京剧? ②在京剧产生之前,北京地区流行哪些戏曲形式? ③为什么这些戏种都要到北京表演?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 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而是在众多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的。因为它是在北京形成并最初在北京流行,所以被称为“京剧”。 1.产生背景 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被称为“雅部”的昆曲,为宫廷所垄断,深受士大夫文人喜爱;第二类叫“花部”,包括了除昆曲外的所有地方剧种,像湖北的汉调、秦腔、梆子腔等等。 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如果京城要搞什么庆典活动,就更成为各戏种展示自己的良机。 清乾隆年间弋阳腔系统的四大徽班入京后,对秦腔、昆曲等诸腔调兼收并蓄,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24张PPT).pptx VIP
- 分析化学英文课件CH01 Introduction 0830.ppt VIP
- 【新】珠海市纳税百强企业名单(权威).docx VIP
- 某水厂反恐应急预案范本.pdf VIP
- 2025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招聘合同制人员1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doc VIP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旋变零位初始角自学习方法及系统.pdf VIP
- 2025年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以及答案(160题完整版) .pdf VIP
- GB50068-201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doc VIP
- 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练习题(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