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别黄土岭麻粒岩变质演化及其对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进程的指示意义.pdfVIP

北大别黄土岭麻粒岩变质演化及其对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进程的指示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大别黄土岭麻粒岩变质演化及其对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进程的指示意义.pdf

北大别黄土岭麻粒岩变质演化及其对大别造山带构造演化进程的指示意义 陈意,叶凯,续海金,宋衍茹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et 高压一超高压变质陆壳岩石已在世界20余条大陆俯冲一碰撞造山带中被发现(Carswella1.。 2000)。近年来对这些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岩的深入研究显示,它们主要由俯冲的大陆上部地壳组成, 普遍缺失俯冲大陆的下地壳。在尚未垮塌的大陆俯冲碰撞造山带(如青藏高原),由俯冲大陆上部 地壳变质而成的超高压变质岩在造山带(或高原)隆升之前业已回返到地表或浅部地壳,而俯冲大 陆的下部地壳却堆叠在造山带(或高原)之下,形成加厚地壳。然而,在一些已经垮塌的大陆俯冲/ 超高压变质带与含麻粒岩的变质核杂岩带在空间上并置,但变质核杂岩带在形成时间上普遍晚于高 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时间,变质核杂岩带还发育与造山带的垮塌有关的伸展构造、岩浆活动和下 地壳的部分熔融。上述观察说明,大陆上下地壳在大陆俯冲碰撞造山和造山带的垮塌过程中经历了 不同的变质一构造演化。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大陆下地壳在大陆俯冲一碰撞造山一造山带垮塌 过程中的变质演化尚缺乏深入的了解。 北大别有多处麻粒岩出露,如湖北罗田黄土岭和惠兰山、麻城木子店、安徽燕子河等。这些麻 粒岩为研究造山带下地壳岩石的变质一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已有的研究证明,出露于黄土岭 et 的长英质麻粒岩的原岩属于扬子陆块基底(Maa1.,2000),其原岩年龄为2.7__2.8Ga,在2.0Ga发 生了麻粒岩相变质(吴元保等,2003)。其围岩长英质片麻岩也记录了2.8Ga的原岩年龄和2.0Ga的 变质年龄,说明黄土岭麻粒岩和围岩具有相同的构造演化历史。另外其围岩在110Ma大别造山带垮 塌的过程中还发生了强烈的部分熔融(夏群科等,2003)。近十年来,已有多人对黄土岭麻粒岩作了 et 变质岩石学研究(王江海等,1996;游振东等,1996:Chena1.,1998;Fuet a1.,2003),他们建 立了类似的P-T-t轨迹。以往的研究者大多将黄土岭麻粒岩的变质演化归因于印支期杨子板块和华北 板块的俯冲碰撞事件。最近我们对黄土岭麻粒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 认识。我们的研究证明黄土岭麻粒岩的早期变质演化可能与杨子板块北缘在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 和裂解过程有关,晚期变质演化反映了杨子板块北缘的基底在印支期与华北板块之间的俯冲碰撞过 程和大别山造山带在白垩纪的垮塌过程有关。 Grt+Opx+Bt和长英质矿物组成的成分条带。它先后经历了五期变质演化:(1)早期角闪岩相变质; (2)高压一超高温麻粒岩相变质;(3)中压麻粒岩相变质;(4)低压一超高温麻粒岩相变质:(5) 低温低压绿片岩相退变质。其中三期麻粒岩相变质对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1)黄土岭麻粒岩最早记录了角闪岩相变质,代表性矿物组合为粗粒Grt核部及其中的角闪岩 发现低温矿物包裹体,据此可以限定麻粒岩在进变质过程中的变质条件。利用Grt.Bt温度计 et et (Holdaway,2000)、GBPQ压力计(Wh a1.,2004)估算的 a1.,2004)和GMPQ压力计(Wu 温压条件为570--5900C,6.2—6.3kbar。利用THERMOCALCv3.2l程序(PowellandHolland。1998) 计算得到类似的温压条件:580±240C,7.3±1.0kbar。 (2)随后,岩石经历了高压一超高温麻粒岩相变质,其矿物组合为:粗粒Grt的幔部及包裹于 其中Ky和Spl仅被发现包裹在石榴石和斜长石中,未在基质中发现。上述矿物组合和结构关系说明 在进变质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白云母和黑云母的脱水熔融反应,这与麻粒岩中发育浅色花岗质条带相 (Bhattcharya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