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朱冬开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待标定传感器 已知非电量 输入量 标定的基本方法 标准设备 输出量 输入量 发生器 标准传感器 输出2 待标定传感器 输出1 输入标准量:由标准传感器检测得到 实质:待标定传感器与标准传感器之间的比较。 电量 标定系统的组成 (1)被测非电量的标准发生器 (2)被测非电量的标准测试系统 (3)待标定传感器配接的信号检测设备 测量 产生 活塞式压力计 标准压力 标准压力 传感器 产生 测力机 测量 标准力 标准力传感器 产生 恒温源 测量 标准温度 标准温度计 为保证精度和可靠性,使用中注意问题: (1)标定等级:只能用上一级精度的标准装置标定下一级精度的传感器 (2)环境条件 (3)标定测试系统 (4)安装条件 力:测力砝码、拉(压)式测力计 压力:活塞式压力计、水银压力计、麦氏真空计 位移:深度尺、千分尺、块规 温度:铂电阻温度计、热电偶、基准光电高温比色仪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及设备 低频-激振器:电磁振动台、低频回转台、机械振动台、液压振动台 高频-瞬变函数激励信号:激波管 传感器的动态标定及设备 标准激励信号 周期函数:正弦波 瞬变函数:阶跃波 1.5.2 提高传感器性能的方法 提高提高传感器性能的方法主要有非线性校正、温度补偿、零位法、微差法、闭环技术、平均技术、差动技术、采用屏蔽、隔离与抑制干扰措施等。 湿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各种传感器 温湿度、露点探头、CO2探头、大气压力传感器 8.静态误差(精度) 静态误差是传感器在其全量程内任一点的输出值与其理论输出值的偏离程度。 求静态误差是把全部校准数据与拟合直线上对应值的残差看成是随机分布,求出其标准偏差σ,取2σ或3σ值即为传感器的静态误差。或用相对误差表示: 也可以由非线性误差、迟滞误差、重复性误差这几个单项误差综合而得,即 1. 动态误差 在动态的输入信号情况下,输出与输入间的差异即为动态误差。 1.4.2 动态特性 图1-5 热电偶测温过程 测试曲线 动态误差 T t T T0 t t0 例:用一只热电偶测量某一容器的液体温度T,若环境温度为T0,把置于环境温度之中的热电偶立即放入容器中(若TT0)。 (1)阶跃响应 2. 研究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方法及其指标 当给静止的传感器输入一个单位阶跃函数信号 (1-17) 时,其输出特性称为阶跃响应特性。 图1-6 阶跃响应特性 td tr tp σp σp ts 0 0.10 0.50 0.90 1.00 y(t) t ① 最大超调量σp: 响应曲线偏离阶跃曲线的最大值。 当稳态值为1,则最大百分比超调量为: ② 延滞时间td:阶跃响应达到稳态值50%所需要的时间。 ③ 上升时间tr: A.响应曲线从稳态值10%~90%所需要的时间。 B.响应曲线从稳态值5%~95%所需要的时间。 C.响应曲线从零到第一次到达稳态值所需要的时间。 对有振荡的传感器常用C,对无振荡的传感器常用A。 ④ 峰值时间tp: 响应曲线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⑤ 响应时间ts: 响应曲线衰减到稳态值之差不超过±5%或±2%时所需要的时间。 有时称过渡过程时间。 (2)频率响应 在定常线性系统中,拉氏变换是广义的傅氏变换,取s=σ+jω中的σ=0,则s=jω,即拉氏变换局限于s平面的虚轴,则得到傅氏变换: 同样有: H(jω)称为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函数。 H(jω)是一个复函数,它可以用指数形式表示,即 即 A(ω)称为传感器的幅频特性,也称为传感器的动态灵敏度(或增益)。 A(ω)表示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的幅度比值随频率而变化的大小。 其中 若以 分别表示H(jω)的实部和虚部,则频率特性的相位角: φ(ω)表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相位随频率而变化的关系。 对于传感器 φ 通常是负的,表示传感器输出滞后于输入的相位角度,而且φ 随ω而变,故称之为传感器相频特性。 3. 典型环节传感器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 (1)零阶传感器系统 由(1-2)式,零阶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或 零阶传感器的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为: (2)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 一阶系统微分方程: 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得 则传递函数为 时间常数, 静态灵敏度 其中 频率响应函数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讨论: τ越小,频率响应特性越好。 负号表示相位滞后 τ越小,阶跃响应特性越好。 若输入为阶跃函数 一阶系统微分方程 的解为: 讨论: t x 0 1 输出的初值为0,随着时间推移 y接近于1;当t=τ时, 在一阶系统中,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