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选区评价技术.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煤层气选区评价技术 内容提纲 一、引言 煤层气选区评价技术是煤层气勘探开发最前端、最重要的关键技术。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分布区域广阔,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处于未开发状态;有些煤层气藏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没有动用价值,在投入开发前应对准备动用的煤层气区块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较好的区块优先开发,这将对煤层气区块的动用决策提供指导性意见,从而避免重大经济损失。 全国煤层气资源量分布图 —引自“中国煤层气生产可行性研究”成果报告, 2008年 不同深度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图 —引自“中国煤层气生产可行性研究”成果报告, 2008年 各成煤时代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图 —引自“中国煤层气生产可行性研究”成果报告, 2008年 中国具有煤层气商业开发前景的十大重要区块 区块 预测远景资源量(单位:×108 m3) 准噶尔盆地 36000 神府—保德区块 7200 沁水盆地南部 6807 大宁—吉县区块 4800 宁武盆地 2600 沁水盆地北部 2234 韩城区块 2147 恩洪—老厂区块 613 阜新盆地 116 沈北—铁法地区 早期示范区,暂无资源量数据 内容提纲 二、中国煤层气选区评价工作现状 煤层气选区时,比较流行的提法是“寻找高渗富集区”,但就目前已有的资料看,符合“高渗富集”条件的地区寥寥无几。 中国已有煤层气选区的评价标准主要参照国外经验,但国内煤层气地质条件与国外相比差别很大,经济、技术条件也存在差距。 二、中国煤层气选区评价工作现状 中国已有煤层气选区的评价标准主要针对中煤阶煤层制定,但不同煤阶具有不同的煤层气地质特点,现有标准不适应低、高煤阶煤层气的选区评价。 我国低、高煤阶煤层气也非常丰富,高煤阶气藏已在沁水盆地南部取得突破,随着煤层气成藏理论和开发技术的进步,选区评价标准也应得到相应发展。 我国不同煤阶煤层气资源分布图 —引自“中国煤层气生产可行性研究”成果报告, 2008年 中国各阶煤层气资源分布图 内容提纲 三、选区评价内容与方法 煤层气选区评价的一般步骤为: 第一步:单一煤层气区块评价 对某一选定的煤层气区块的主要评价因素进行评价, 确定是否为煤层气开发的有利目标。 第二步:多块煤层气区块优选 对于多个有利目标,综合考虑所有关键因素,根据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采用如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法和模糊评价法等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近期最有利开发的目标。 1.单一煤层气区块评价 煤层气选区评价参数众多,不同勘探单位进行选区评价时选用参数的侧重点均不一样,最重要的有如下几项: 含气量 含气量是进行煤层气资源评价的最基本指标,也是直接影响煤层气储量评估结果的关键参数。据统计,我国中、高煤阶单井日产气量超过1000m3的煤层气井煤层含气量大于6m3/t 。 渗透率 含气煤层渗透率是衡量煤层气开发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含气煤层的采收率和产量起决定性作用。煤层渗透率越大,气井的泄气范围就越宽阔,产量也就越高。 煤层厚度 煤层厚度是煤层气高产富集的前提, 是煤层气赋存的场所,煤层越发育,其勘探前景就越广阔。根据国内外实践认识到,单层煤厚大于3m就具有高产可能。从资源潜力而言,总厚度应大于10m。 含气饱和度 煤层气高产富集区块通常均具高饱和度,近年来的勘探实践和研究成果表明, 我国煤层气单井产气量比较低, 与含气饱和度比较低有很大关系, 制约了我国煤层气的商业性开发。  有效地应力   有效地应力与区域地应力场和煤层埋深有关。煤层气多富集于低地应力区;同时,煤层有效地应力低的地区,其煤层渗透率较高。煤层有效地应力愈大,其压裂难度愈大。 地解比 地解比是吸附等温线实测含气量对应的临界解吸压力与原始地层压力的比值。临界解吸压力反映了产气高峰期快慢和高产富集条件。临界解吸压力愈接近原始地层压力,高产富集条件愈优越。   资源丰度   资源丰度受控于煤层厚度、含气量、煤层密度、灰分含量等因素。具有煤层气开发价值的地区,资源丰度应在中等以上,即应大于0.5×108m3/km2。 煤层气评价参数分级(据赵庆波) 煤层总厚度 (m) 含气量 (m3 / t) 含气饱和度 (%) 地解比 孔隙直径 (μm) 巨厚50 高20 高80 高0.7 大孔1 厚10~50 较高15~20 中等50~80 中等0.4~0.7 中孔0.1~1 中等3~10 中等8~15 低0.2~0.4 小孔0.01~0.1 薄3 低8 低50 特低0.2 微孔0.01 割 理 (条/m) 原始渗透率 (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