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海洋测绘剖析.docx

302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海洋测绘剖析.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测绘案例分析--海洋测绘 1海洋测量 1.1海洋测绘的任务和内容(P38)[熟悉]: 对海面水体和海底进行全方位、多要素的综合测量, 大气(气温、风、雨、云、雾等); 水文(海水温度、盐度、密度、潮汐、波浪、海流等); 以及海底地形、地貌、底质、重力、磁力等各种信息和数据; 绘制成不同目的和用途的专题图件,为航海、国防建设、海洋开发和海洋研究服务。 海洋测绘内容:主要包括海洋大地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洋跃层测量、海洋声速测量、海道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图制图、海洋工程测量等。 海道测量的任务是进行水深测量和海岸地形测量,获取海底地貌、底质情况和航行障碍物等资料。海道测量的主要内容有: (1)控制测量; (2)进行水位观测,确定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面和计算水深测量时的水位改正; (3)进行水深测量、助航标志的测量、航行障碍物的调查探测、水文和底质测定; (4)海岸地形测量。 1.2海洋测量基准(P38)[熟悉]: 海洋测量基准包括大地(测量)基准、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等。 (1)坐标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2)投 影:高斯-克吕格投影和墨卡托投影。 (3)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4)深度基准:理论最低潮面。 1.3海洋测量技术设计(P39)[掌握]: (一)海洋测量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测量目的和测区范围。 (2)划分图幅及确定测量比例尺。 (3)确定测量技术方法和主要仪器设备。 (4)明确测量工作的重要技术保证措施。 (5)编写技术设计书和绘制有关附图。 (二)技术设计工作步骤: (1)资料收集和分析 (2)初步设计、 (3)实地勘察 (4)技术设计书编制 1.4海洋控制测量(P39)[掌握]: 海洋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卫星导航定位测量等。 海洋平面控制点分为:海控一级点(h1)、海控二级点(h2)、测图点(hc)。 海控点的分布应以满足水深测量和海岸地形测量为原则。海控一、二级点布设的方法主要采用gps测量、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 测图点可采用gps快速测量法、导线、支导线和交会法测定。 海洋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 (1)几何水准测量 (2)测距高程导线测量 (3)三角高程测量 (4)gps高程测量 1.5深度基准面的确定(P39)[掌握]: 确定深度基准面的基本原则: (1)充分考虑船舶航行安全。 (2)保证航道或水域水深资源的利用效率,衡量航道水深资源利用率的尺度就是深度基准面保证率。 (3)相邻区域的深度基准面尽可能一致。 我国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作为深度基准面,深度基准面的高度从当地平均海面起算。 1.6海洋测量定位(P39)[了解]: 海洋定位通常是指利用两条以上的位置线,通过图上交会或解析计算的方法求得海上某点位置的理论与方法。 海洋定位的方法主要有: (1)光学定位 (2)无线电定位 (3)卫星导航定位 (4)水声定位 1.7水文观测(P39)[熟悉]: 海洋水文观测是指在某点或某一断面上观测各种水文要素,并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的工作。 观测内容:观测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含沙量、化学成分、潮汐、潮流、波浪、声速等要素, 为编辑出版航海图、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海洋工程设计以及海岸变迁和泥沙淤积等海洋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1.8水深测量(P40)[熟悉]: (一)水深测量的主要方法: 测深杆、测深锤(水铊)、单波束回声测深、多波束回声测深、机载激光测深等。 (二)水深测量的工作流程 (1)水深数据采集 (2)水深数据处理 (3)水深成果质量检查 (4)水深图输出等 1.9水下地形测量(P40)[熟悉]: (1)潮位站布设和潮位观测 (2)测量准备 (3)测量过程 (4)测深数据处理 (5)精度评估 (6)图形绘制 1.潮位站布设和潮位观测 潮位站布设和潮位观测的技术要求有: (1)潮位站布设密度应能控制全部测区的水位变化。相邻潮位站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最大潮高差不大于1m,最大潮时差不大于2h,潮汐性质基本相同。 (2)潮位观测间隔应至少30min观测一次(于整点和半点记录),高、低平潮及其前后1h和水位异常变化时,每隔10min观测一次,并读至厘米,时间读到整分;水位观测误差不应大于2cm;顾及测区潮时差影响,当采用双站或多站改正水位时,潮位观测时间长度应比水深测量作业时间提前并靠后各1h。 (3)深度基准的确定。潮位站的水位应归化到深度基准面(理论最低潮面)上。 2.测量准备 测量前准备工作的注意要点有: (1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