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在园林具体体现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人合一思想在园林具体体现 组员: ??? ?? ??? 《周易》中“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即为明确的“天人合一”思想。 孟子提出“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万物皆备于我矣。” 先秦时期,道家追求自然无为的人生境界,反对利欲观念和人为因素对人的天性和本性的扼杀。 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主张天、地、人都统一于象征着自然无为的“道”。 庄子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西汉董仲舒认为天是万事万物的始祖,人本于天,人间的一切伦常秩序也来自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朱熹提出:“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在中国园林设计理念上的体现 “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具有文学的渗透力和充分的表现力,贯穿了我国整个古代的文化思想史,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言行,渗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也包括中国园林。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植物是天地自然间必不可少的,将其纳入园林之中,可以使园林植物景观及整体园林融汇到宇宙之中,园主置身园中,也就随之融汇到天地自然之中了。这是最高尚的审美情趣,也是通常所说的雅而不俗,即中国古典园林之突出特点———崇尚自然、师法自然。 在中国园林园址选择上的体现 中国人的理想环境: 居室背山面水,周围树木环抱,屋前是草地和宽阔的水面,水中有白鸭嬉水,一条小路穿过草地通向对岸的树丛,曲折幽深。水中可以游泳,草地上可以休息,林中可以散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宁波天童寺 坐落于宁波市东南部太白山深处,太白山主脉山脊蜿蜒回环,围合成一山间盆地,仅西侧有一豁口与外界相联系。 豁口处为完全人工设计的曲折香道,两侧广植松竹,形成了长达2 km的古松长 廊及深径回松、风岗修竹的景观 在中国园林植物配置上的体现 植物在园林中可作为主景形成优美的景观,也可作为配景来衬托建筑山石,从而赋予园林以生命的节拍和季相的变化,而山、石、水与植物搭配所形成的园景和意境,则是造园家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把大自然浓缩后在其艺术构思上的显现。在中国人眼中,园林植物是感情和吉祥的化身。植物不仅能反映审美情趣,且富有性格特点,可用于“比德”,更有独特的空间特性,可与天地自然相融汇,实现“天人合一”的效果,有利于对意境的思维。 苏州留园中部山丘的木樨林、拙政园中的园中园,在植物的辅佐下,在诗意的点题下,超越了有限的园林空间,体现了“天人之际和谐合一”的哲学思维。 在中国园林植物配置上的体现 苏州留园中部山丘的木樨林中“闻木樨香轩”。每当秋季木樨(桂花)开花时节,上下四方无不弥漫着花香,香随风扬,境域随之扩大,使原来有限的小庭院,因花香的上下四方飘散,变得宽大了,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一庭院门楣上题额为“海棠春坞”。春光初临,海棠的红花朵朵,暖意丝丝,在晨雾中弥漫,如烟如云,带来了“烟云联绵人欣欣”的春意。赏此花,观此景,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虽海棠花量不多,但仍让人觉察到了春意。此时此地,此景此情,把游赏者的身心融入到了诗情画意之中,甚至浮想联翩地幻游着辋川古园。体味其中的清幽,谁也不会觉得眼前只是一方庭院,恰如漫步在明媚山林之中。 王维的辋川别业 辋川别业是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山水风景园的代表。 王维出资购得一片荒芜衰败景象的山庄,依据山川自然形势,整治重建,并融人作者诗、画及园林的审美情趣,刻意经营,在绵延近20里的辋川山谷营造了华子冈、文杏馆、鹿柴、茱萸游、金屑泉、椒园等20个景区,构建了一个的综合性园林。 可居、可游、可耕 可牧、可渔、可樵 别业是依据辋川的山形水貌来构园,20个景点漫布在近20里的山谷和川道间,主要是以辋川的山水之势布景,如华子冈、斤竹岭、南坨、北坨等山体,茱萸游、欹湖、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等水体,基本上都是自然形成的风景。即使施以人工,也是顺自然山水之势,如孟城坳乃依古城堡的遗址造景,文杏馆乃背岭面湖而建,宫槐陌乃倚道树槐,临湖亭乃临湖造亭,柳浪则沿堤植柳,竹里馆则竹林深处藏精舍。 辋川别业周边的环境 背山面水,周围树木环抱, 小路曲折幽深,令人心旷神怡 辋川别业周边的植物 园中景物以清幽质朴见美,竹里馆被大片竹林围绕,自然素朴,清幽宁静,恰宜于弹琴、长啸的高人雅士,文杏馆取自山问的材料构屋,采用质优的文杏树、香茅为材料,正可不需雕饰,恰成自然质朴的风格。另外,园中景点的取名也很朴实自然,没有雕琢夸饰。这样就造就了辋川别业素朴自然、恬淡幽雅的风格。 局部园林化偏重于各种树木花卉的大片成林或从植成景如:木兰柴、茱萸。 周边还配以文杏、斤竹、辛夷、槐树、柳树、漆树、椒树等植物 辋川别业中的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