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救亡图存 一个主题 向西方学习 一个方向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三个阶段 历程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四个阶段 三个层次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想解放)的历程 1840-1894 地主阶级 1894-1915 资产阶级 1915-1919 1919以后 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者 睁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维新派 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 民主共和制 科学与民主 宣传马克思主义 先进技术 政治制度 西方思想文化 专 题 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睁眼看世界 背景 ①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②知识分子远离社会现实,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③鸦片战争中,英国的船坚炮利,使一些知识分子惊醒了,开始关注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学东渐”) 代表 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曾编译《四洲志》和《华事夷言》 ②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 著作,书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知识整理 条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早期维新思想 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进行“商战” ②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③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评价: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 主张 背景: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内忧和外患。(内:有太平天国等农    民起义,阶级矛盾尖锐;外:有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以封建伦理纲常作为    治国之根本,采用西方先进科技挽救统治危机) 评价:将“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①康有为:1898年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变法理论。借用进化论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符合历史潮流 ②梁启超;维新思想的主要宣传者,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③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 ④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翻译《天演论》,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 维新思想 背景 ①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③思想上: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代表人物 意义 ①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②是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③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二、对康梁维新思想的认识 1、产生原因: (1)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特点  (1)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康有为借历史考证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2)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实现。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学堂、报纸,宣传维新变法思想,领导“公车上书”,创办政治团体。七书光绪帝,与顽固派展开论战等,使维新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3、评价  (1)进步性:这种思想主张以变法自强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意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主张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局限性: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有为、梁启超把维新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但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三、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1、相同点:两者的背景与主张相同。  (1)背景: ①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朝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