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里应用分发”入局手游,优势与劣势共存.doc
“阿里应用分发”入局手游,优势与劣势共存
错过了用钱砸,后知后觉的阿里
一个互联网企业,其体量过大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对于市场风向不敏感。他们往往着眼于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可能才会真正发生变革的领域,但却忽略了自己脚下的土地在发生怎样的变革。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除了腾讯依靠着社交领域的超然优势,迅速用《手机QQ》占领了移动市场,又用《微信》给自己的移动社交领域加了一层保护伞,百度和阿里的反应都可谓是非常迟钝。等到发现自己在手游市场落后了别人好几步以后,阿里就直接开始了“买买买”,把UC和UC旗下的PP助手纳入了自己的帐下,还将豌豆荚并入阿里移动,和阿里移动旗下的UC浏览器、高德地图、神马搜索和PP助手等组成阿里移动业务布局。如今的阿里移动业务,竟然基本上都是“买买买”而来,没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阿里“亲儿子”,这也为阿里带来了根基不稳的隐忧。
而反观网易和腾讯,他们在手游市场的地盘,多得是自己旗下的产品。各种手游要么源自拥有十多年根基的经典IP,要么具有非常明显的企业文化烙印,别人只要一看这类产品,就能反应过来是网易或者腾讯的。而阿里却少了这样的APP,你单把《UC浏览器》拿出来,恐怕很少有人会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是阿里家的。这就让阿里旗下看起来产品多,入口多,但是阿里留下的痕迹却并不多。企业痕迹不多,那就意味着冲着企业自身品牌号召力而来的用户并不多。
活着没问题,但如何壮大?
阿里应用分发平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它旗下有许多优质,但是又不够优秀的产品。比如豌豆荚,它作为一个应用分发平台,其本身有非常不错的市场信誉,至少不会动不动就让用户装个全家桶。但是自从百度为了捧自己的百度应用商店,明里暗里打压豌豆荚以来,这个平台一直处于一个二流平台的状态之中。所以阿里用区区2亿美金就把它收购了回来。
在2016年第一季度,豌豆荚在中国第三方手机应用商店中的用户活跃榜中排名第四,仅次于360手机助手、??用宝和百度手机助手。看起来排名不错,但是仅占了活跃用户数的13.3%,而第三名百度手机助手的数据则是25.5%,几乎是豌豆荚的两倍。而第一名360手机助手的数据更是达到了42.6%,甩下豌豆荚几个身位。豌豆荚和他们的差距,实在被拉得有点远,而另外一个同属阿里系的PP助手也只占了9.4%的活跃用户数,实在帮不了老大哥什么忙。
要知道在互联网市场,一旦一个领域有了老大,那么剩下的老二老三就只能看着老大吃肉,喽??喝汤,自己甚至连汤的味道都闻不到了。比如所谓的在“智能手机系统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三”的微软,和谷歌以及苹果根本没有了一争之地。所以阿里产品数量也许能和一线应用分发平台分庭抗礼,但是如果从整个市场上来看,抱了团也只能保证不死而已。
墙里开花墙外香?
实际上,墙里开花墙外香,虽然国内市场上阿里并不出众,但是在国外市场上,像PP助手这样的平台却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可以说,PP助手已经完成了阿里托付给他的任务。所以阿里收购豌豆荚的原因就变得很明显了:人家就是要用豌豆荚来弥补国内移动应用分发市场的短板,尤其是手游这方面的短板。
而这一次,和豌豆荚过去没有进入阿里帐下时,只能单打独干不同,阿里的几个产品给予了豌豆荚新的可能性。比如说随着阿里和魅族、锤子等不同手机品牌的合作,目前YunOS的装机量已经突破了一亿部,这也就意味着很多阿里系产品,包括豌豆荚将大大提高装机量,获得更高的市场氛围。
另外,UC头条开始着重于做内容,而它将带领豌豆荚从应用分发走向内容分发,依靠着阿里庞大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先挤掉一大批闲置APP的生存空间。阿里的想法很有趣:行业竞争已经升级,不再是简单在流量入口上的争夺。用户在应用商店并不容易找到想要的应用,个性化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未来除了传统式的应用分发,内容连接是更加有效的。而这,看起来就是要在移动领域做百度搜索曾经在传统互联网市场中做的事情。而且不是等待用户去主动搜索再为用户推送,而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去引导用户去获取相关内容。
结束语
所以,阿里应用分发的劣势在于产品多但市场占有率低,话语权不足,但是优势则在于相对于尾大不掉的传统分发平台,更容易转型。只要方向对了,就能进入一个蓝海市场之中―哪怕只有一次爆发的可能。但是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砸钱是不够的,阿里已经在许多领域吃了不少闷亏,证明了钱不是万能的,这一次,在应用分发领域,它能站住脚,去改变用户的内容获取方式吗?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