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文本阅读(上课用)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类文本阅读 新 闻 基本特点:真实性、准确性、实效性(真、短、快) 内容真实、语言简明、迅速及时 主要特点:“用事实讲话”,事实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 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标 题 特点: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引题(引标):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形势、说明背景、烘托气氛、说明原因、引出正题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主)两眼盯着市场“转” 生产随着需要“变” (副)安徽120万农民“改行”养鱼 (主)墓道烈士已作古红岩精神照千秋 (副)“红岩魂”在沪展出观众如潮、激起了强烈 共鸣 (主)贪的再多贪不了一世 逃得再远逃不出法网 (副)贵州省原交通厅长卢万里一审被判死刑 (主)不能靠近你,却要温暖你 (副)各界继续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 导 语 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导语有三大使命: 一是介绍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 二是揭示消息的主题;   三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导语的作用: ①概括事实 ②激发阅读兴趣 ③情感基调(全文) ④情感态度(作者) ⑤引出下文(铺垫) 主 体 作用和功能: 一是对导语进行解释、深化和具体化。 二是补充新的事实。导语中未提及而又能表现新闻主题的事实和其他要素,便由主体补充出来。 三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背 景 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背景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 作用: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背 景 背景材料主要有三类: (1) 对比性材料:通过对比衬托,以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阐明某一主题、表明某种观点。 如 写农民富裕了,收入增加了,可用如此背景加以突出:“十年动乱时期,这里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二三十元。不少农民每天2分只够买一张8分邮票。” (2) 说明性材料:往往是对与新闻事实相关的政治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思想状况或物质条件等情况作介绍和交待,用以说明事物产生的各种因素,揭示事物发生或变化的意义,使新闻更容易理解、更全面深刻、意义更突出。 如《海鸥重返黄埔江》一文,运用了背景材料,回想十多年前由于黄埔江水质污染严重,海鸥因缺少食物而远走高飞的情况 。 (3) 注释性背景材料:往往对产品(物品)的性能特点、科技成果、技术性问题、名词术语、文史知识、风俗人情等进行注释、介绍,以帮助受众掌握消息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 结 语   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紧扣主题的抒情议论,突出和深化主题,语言较为精练。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 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 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 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消息的五要素 又称“五个w” :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事”(what) “何故”(why) 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通 讯 事实更详尽、更富于情节性,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段来表现事实,并注意运用细节描写。 怎样选择材料: ①选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题材; ②选择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个性特色的材料。 (一)从描写中分析形象 通讯中常用描写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常见的描写有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等)和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无论哪种描写都起着表现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1.肖像描写 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阅读中要善于从人物外在的形象窥探到人物内在的性格。 2.心理描写   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 3.语言描写 通讯中人物的语言是具有个性化的语言,阅读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从中认识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要看到人物语言闪耀的思想光辉。 4.细节描写 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某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