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当代艺术馆剖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当代艺术馆“内境·外象”——姚仁喜作品展调查报告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16年3月23日 调查地点:上海当代艺术馆 调查对象:姚仁喜 前言: 姚仁喜建筑师为“姚仁喜 | 大元建築工場”创始人。1975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1978年获得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的建筑硕士。 “姚仁喜 | 大元建築工場”台北事务所于1985年成立,并于2001年在上海成立会元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事务所成长快速,已成为亚洲最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之一。1999年,伦敦发行的 World Architecture 杂志即称姚仁喜 | 大元建築工場(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为〝台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执业表现〞,而姚建筑师则是〝带领台湾建筑界创新的要角〞。 姚建筑师除历年作品荣获众多奖项,相关荣誉、作品报导及评论等也经常刊登于国内外建筑杂志及新闻。1997年他即获台湾内政部第三届“杰出建筑师”。2005年,姚建筑师荣获他的母校—柏克莱加州大学环境设计学院颁发〝杰出校友奖〞,于2007年他成为台湾最高之文化艺术奖项“国家文艺奖”(建筑类)第十一届得奖人,为首位建筑师以建筑类别获颁此奖者。 2009年取得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并于2014年获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授证为荣誉院士。 一、基本概况 3月23日,我与两名舍友一起去上海当代艺术馆进行社会调查。展出内容为建筑大师姚仁喜的一些作品。姚仁喜是一位来自台湾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他的建筑充满了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每一处空间的营造都包含着丰富的空间体验与情感。 二、调研经过及内容 上海当代艺术馆坐落于上海市人民公园内。设计巧妙,大方。一进入便是一条玻璃长廊通往2楼,而展览以大元建筑标志性的橙色展墙拉开序幕,一层展厅主空间以高达两层的巨幕影像介绍姚仁喜的历年力作,我们坐在黑色座椅上能领略IMAX般的视觉震撼力。继续往前的展厅陈列的是姚仁喜大师一些出色的建筑模型。最显眼的就是姚仁喜设计的中钢公司总部。中钢总部是仿照商周时期青铜礼器中最为尊贵的四足方鼎作为设计意象,鼎居古代礼器之首,亦为商周时期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代表稳重厚实、吉祥亨通、和谐意向,引申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钢铁韧体的意象,集合四个多面方形量体,优化抗震能力外,充分表达钢力美学态度。 接着右转的展厅内展出的是姚仁喜大师的《心经》。极为震撼。黑幕空间中,搭建数十根柱子,《心经》部分经文随着音乐的节奏跃动其上。最后戛然而止。设计十分巧妙。仔细观看,才发现每一根柱子上有一个黑色的字,而白色发光的字是从头顶投影仪散发出来,随着音乐在柱子上流动,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形成特别的视觉效果。身在其中,就像看到自己的过往,匆匆忙忙,忙忙匆匆,最后定格到现在!一如我们内在杂乱而喧嚣的思绪,直到“止”的那一刻,寂静才出现。寂静时漂浮在空中的是“心经”的片段文字。能看到“interview访谈“的部分,以姚仁喜建筑师的访谈、他的工作实况、他的手、他的笔、与图绘模型等为材料,对比串联他的叙事,让参访者,自行加入这个对谈的时间,自己选择所处的角度。“第九柱展览意象取源于八个独立的建筑设计案。透过撷取、简化、浓缩、精炼及重组的设计手法将原建筑案的色彩、形式、尺寸、材质、设计及构造组合,转化成这八支白色柱子的实体装置。展览装置的中心,是摆脱了形体及材质以光呈现的第九柱,是永恒存在于时间与空间的支柱,也是支撑所有元素的文化及设计概念,历久弥新。涵盖了姚仁喜众多台湾及大陆的重点代表作品,以模型、图片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呈现。如故宫博物院南院,克缇办公大楼,水月道场,乌镇剧院等姚仁喜擅长用建筑给予人们一个空间,并在其中流动思想,情感,建筑与人成为一种诗意的共生。建筑不是抽象出来的东西,是一个真实的、跟城市有关系的在建筑设计上,东方的传统是做不断的修为来净化内心,而不是不断创作从未有人做过的东西——那是西方的做法。东方有很令我们珍惜的传统,不是在外面一直追求,变化,而是内在追求一个本质或者安定,这个是很大的不一样的方向;往外寻找新鲜、刺激是另外一条路,比较容易迷失掉。我倾向于往内的做法。虽然外面在做创作,可是它真正的根源在于,内在达到一种自在与安定时,外在它自己就会出来。这是东西方的哲学差别。这也是为什么我要说「内境·外象」,内境很重要,相由心生。「堂奧」是关于建筑的重要观点,人到了一個空間中,正對著的是堂,是看得见的明与实,而看不見的空間是奧,是隐晦的虚。比较有趣的解释就是,当你不打开门的时候,“奥”是不存在的,没有“堂”就没有“奥”,我盖一堵墙,打个洞,光线进来,可是光线本来就在那里啊,但是没有墙,光线就没有从墙里进来。我们做建筑的只能做这堵“墙”,也就是营造一个“堂”,但是我们不能小看这个堂,因为它是“奥”的来源。他用谈诗、谈艺术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