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检测中心 云南大学实验室突发爆炸 2008年7月11日上午10点左右,在云南大学英华园内的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5楼510室内,在进行正常的教学实验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正在该教室进行实验的3年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刘卫红被炸成重伤。 爆炸造成伤者整个颌面部组织糜烂,面部最大的伤口长4厘米,宽3厘米,深度已达到面部的骨头上。伤者的颈、胸部到处是碎玻璃造成的小伤口,腹部也有伤口。他的左手手掌完全被炸碎,只剩一截拇指,已没有修复的可能。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末端关节被炸断。另外由于爆炸冲击波的关系,他也有可能出现肺部损伤。 北理工实验室设备调试中突然爆炸 2009年10月23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5号教学楼9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名老师、两名学生和两名设备公司人员受伤。事故原因为在调试新购进的厌氧培养箱时可能因压力不稳引发了发生爆炸事故。 5人均为玻璃、碎片等碎屑割伤,无生命危险。经校方证实,化工与环境学院一名老师、一名博士生与一名研二学生,观看两名技术人员在5号教学楼901室调试新购设备时遭遇爆炸。 浙工大化工实验室爆炸起火 2010年5月25日晚上9点,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化工楼二楼的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后起火,42名学生被困火场,经过消防、公安以及校内保安的合力救援,学生全部安全脱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昆明理工大一实验室着火 2010年5月26日,下午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矿业大楼6楼一实验室突发火情。事故原因是学生做完实验出门时忘记关电路引发火灾,所幸无人受伤。 兰州一化学实验室爆炸 2010年6月3日下午,兰州一私人化学实验室突然传来一声猛烈的爆炸声,随后浓烟滚滚,火苗随即从烟雾中冒出。随后火势迅速蔓延,并引燃了与其相邻的仓库。爆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原因: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员不小心将装有石油醚的玻璃瓶打翻在地,里面的石油醚自燃了起来,引燃了旁边的木头柜。在场的实验人员立即开始救火,无奈火势太大,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将其扑灭。幸运的是由于撤离及时,事故并未造成工作人员伤亡。 宁波大学一化学实验室起火 2010年6月19日下午,宁波大学曹光彪大楼一实验室内两个粗心的学生在做实验时,用电磁炉熔化石蜡,后来暂时离开了一会,没想到就发生了火灾。 中心分析室玻璃割伤事故 2010年5月21日上午9点15分,物化车间员工A在产品分析室处理样品时发生了伤害事故。当时小侯在实验室进行定容操作,但容量瓶瓶塞紧紧粘在瓶口上,无法打开。A试图强行拧开瓶塞,因用力过度将玻璃瓶拧碎,玻璃瓶上锋利的裂口割伤了操作者的手心,造成一道很深的伤口。当A手上流血不止不知所措时,分析室员工陈某发现了事故,并用纱布为他包扎伤口。分析室领导闻讯来到现场,马上派了两名员工把伤者送去医院治理。 事实告诉我们,大部分安全事故都是科研人员的疏忽造成的! 实验室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一定要保护自己、保护环境、保护社会,杜绝事故的发生 。 实验室化学品危害 实验室主要的危险化学品: 易燃易爆化学品 有毒化学品 腐蚀性化学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化学品 易燃固体 特性:着火点低,易点燃,其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一定程度,遇明火或火星、电火花能激烈燃烧或爆炸;跟氧化剂接触易燃烧或爆炸。 实例:红磷、硫黄; 易燃化学品 遇湿易燃物品 与水激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并放出大量热。 实例:锂、钠、钾、钙、铷、铯、锶、钡等碱金 属、碱土金属、钠汞齐、钾汞齐,锂、钠、钾、镁、钙、铝等金属的氢化物(如氢化钙)、碳化物(电石)、硅化物(硅化钠)、磷化物(如磷化钙、磷化锌),以及锂、钠、钾等金属的硼氢化物(如硼氢化钠)和镁粉、锌粉、保险粉等轻金属粉末。 易燃化学品 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 1、高度的易燃性 2、强烈的爆炸性 3、 沸点低,容易挥发 具流动性和扩散性 4、受热膨胀性 5、 容易产生静电 和积聚静电 6、 一定的毒害性 易燃化学品 常见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 易爆化学品 实验室常见爆炸品有:叠氮钠;TNT(三硝基甲苯);苦味酸;高氯酸(盐)+其他有机物;氢+空气;乙炔+空气;有机溶剂蒸汽+空气 易爆化学品 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 ?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 要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发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