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第一章 概 述
1.1 编制背景
新建
1.2 编制依据、目的和范围
1、1.3 可行性研究结论
1.3.1 服务范围及对象
**路北段西侧和**南段路东所在地垃圾站主要处理对象为周边范围内居民生活垃圾,**垃圾站主要处理对象为**内的生活垃圾和经营所产生的垃圾。
1.3.1 建设地点与规模
1.3.2 项目建设内容
1.3.3 项目建设进度
1.3.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3.5 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垃圾收集和运输过程中费用的节约,降低垃圾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的能耗,使****新城居住区和**办东关村、**瓦房庄自然村、**、润豪世纪广场居住区和**办安庄村居民生活垃圾得到及时处理,提高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的环境面貌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为镇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3.2 环卫规划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城远期规划为43万人,按照城市规划,预计2030年城市范围内各项环卫设施建设规模如下:
1、垃圾收集运输
生活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逐步实行袋装分类收集、容器化、封闭化和机械化运输。废物箱设置间距一般道路为80-100米,交通干道为50-80米,商业步行街为25-50米,居住区可按100米的间隔设置。
2、垃圾转运站
小型垃圾转运站每0.7~1.0km2设置一座,用地面积不小于100 m2,与周围建筑物间隔大于5米。
3、垃圾处理场
生活垃圾定期收集,统一运往垃圾卫生填埋场。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及科研垃圾需要单独进行处理,不能直接运往垃圾场进行直接填埋。工业垃圾及建筑垃圾尽可能再生利用,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第三章 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3.1 垃圾处理现状
3.2 工程建设必要性
3.2.1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
3.2.2 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3.2.3 治理城市环境、保护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3.2.4 保护环境的需要
3.2.5 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完善城市总体功能的需要
3.2.6改善投资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
3.2.7 必要性与可行性
2 2015 25 0.63 5.67 0.85 7.67 1.16 10.40 3 2016 26.75 0.66 5.95 0.91 8.17 1.21 10.91 4 2017 28.62 0.69 6.25 0.97 8.70 1.27 11.46 5 2018 30.63 0.73 6.56 1.03 9.26 1.34 12.03 6 2019 32.77 0.77 6.89 1.10 9.86 1.40 12.64 7 2020 35 0.80 7.24 1.17 14.01 1.47 16.22 8 2021 35.74 0.84 9.29 1.24 14.92 1.55 17.03 9 2022 36.49 0.89 9.75 1.32 15.89 1.63 17.88 10 2023 37.25 0.93 10.24 1.41 16.92 1.71 18.77 11 2024 38.03 0.98 10.75 1.50 18.02 1.79 19.71 12 2025 38.83 1.03 11.29 1.60 19.19 1.88 20.70 13 2026 39.65 1.08 11.85 1.70 20.44 1.98 21.73 14 2027 40.48 1.13 12.45 1.81 21.77 2.07 22.82 15 2028 41.33 1.19 13.07 1.93 23.18 2.18 23.96 16 2029 42.2 1.25 13.72 2.06 24.69 2.29 25.16 17 2030 43 1.31 14.41 2.19 26.29 2.40 26.41
4.3 垃圾中转站设计规模的确定
项目根据垃圾清运量,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有关中转站设计规模计算公式如下:
QD=KS·QC
上式中QD——转运站设计规模(日转运量),t/d;
QC——服务区域垃圾收集量,t/d;
KS——垃圾排放季节性波动系数,应按当地实测值选用,无实测值时,可取1.3~2.0。
项目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后,项目中转站近期(2020年)KS取1.8,远期(2030年)取1.6,**路北段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中转站、**路北段生活垃圾中转站设计规模如下表:
名称 年限 服务人口(万) 服务范围 垃圾产生量(t/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吞咽障碍护理的ppt课件.pptx VIP
- PROTEUS-V8中文版介绍.ppt VIP
- 精准落实语文要素五策略 .pdf VIP
- 《第一单元 100以内数加与减(二)——图书角》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VIP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查房.ppt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规范、标准整理:TCSUS 17-2021 古道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导则--------工程交流群加vx:gqq5616.pdf VIP
- 在2024年全市第四季度“12345”热线不满意工单分析研判会上的主持词.docx VIP
- 云南省重大项目办公室 云南省各地州市2015年重大建设项目.doc VIP
- 评标专家评标流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