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预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doc

2009年高考预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高考预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doc

2009年高考预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一.选择题 01.(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高考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这表明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②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④手工业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02.(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高考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洋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与湖北织布局的根本区别在于 A.建于通商口岸 B.产品走向市场 C.具有雇佣关系 D.企业性质和目的 03.(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高考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戊戌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 19世纪末,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在政治舞台上唱主角,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民主革命思想还未广泛传播 C.帝国主义支持光绪帝夺权 D.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04.(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高考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右图人物是民国初年著名实业家,他出生于1866年……十六岁中秀才,1893年中举人……1901年任山东大学堂总办……1906年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公司,获利颇丰……1908年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1912年和1915年两次任财政总长﹐参加签订善后借款合同……1918年任华新纺织公司总理……1919年创办中国实业银行……1922年与比利时商人合办耀华玻璃公司……1927年以年高引退﹐晚年以读经﹑赋诗和念佛自遣。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这位实业家 A.读书无用弃学经商 B.发国难财假公济私 C.创办实业贡献卓著 D.金钱如土返朴归真 05.(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高考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在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实践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当时土地革命实施办法的探索结果 A.把限制富农经济变为保存富农经济 B.把没收一切土地变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C.把土地所有权归工农民主政府变为归农民阶级私有 D.把禁止农民进行土地买卖变为任其出租买卖 06.(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高考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右图所示场景出现于下列哪一个时空范围? A.革命根据地 B.抗日根据地 C.山东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07.(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高考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从1953年,中国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即在一定时期内给民族资本家分股息、分利润。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保障资本家的合法权益 B.调动投资者的经营热情 C.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D.推动私营企业活跃发展 08.(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高考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新中国成立初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针对四大家族财产,人民政府极大地激发了工人当家做主的积极性,上海工人提出“自己当家,参加清点;人人有权,提供意见;样样要查,件件要点;认真负责,追根究底;就事论事,不讲情面;找出缺点,力求改进。”这主要是指上海工人积极参与 A.监督没收官僚资本 B.帮助企业合理调整 C.拥护企业民主改革 D.推动企业生产改革 09.(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4分,或2009年高考单科历史卷选择题2分,考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10月的一天,某单位人员前往天津市东郊区新立乡的亩产12万斤“试验田”参观,到了田间,看到在一亩地中,稻子一棵挨着一棵,不见空隙,如同一个大稻子垛。看后便问带领参观的人员(非农民),这些稻子是如何种植的?怎样管理的?经介绍是采用密植的办法,深翻土地,多施肥料,白天要用鼓风机向里边通风,晚上要有灯光照射。这种“振奋人心”的现象是 A.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B.农业科技进步的结果 C.基层干部领导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