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警予组织思想初探.doc
向警予组织思想初探
回顾一下中国近代史就会发现,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同盟会,以及由其嬗变而来的国民党,其早期只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政党或团体,没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内部也不纯洁。辛亥革命胜利了,同盟会内部首先喊出了“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口号。后来,当袁世凯践踏临时约法、帝制自为的时候,国民党已经涣散到没有战斗力、号召力的地步,那样的政党根本无法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而民国初年议会民主学说兴起,建党热潮盛极一时,中国政坛政党林立,如万花筒一般。只有在孙中山重组国民党,特别是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后,国民党才面貌一新,逐渐成为一个组织结构固化、势力日益壮大的政党。与早期国民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起,就是一个组织严谨、纪律严明、纲领明确,凝聚力号召力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固然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建立的是一个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而早期国民党组织松散、软弱无力的现实教训,也是一个重要借鉴。同蔡和森、毛泽东等亲手建党的领导人一样,向警予很早就意识到组织的重要性,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形成了系统的组织思想,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建党大业,担负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向警予组织思想及其生动实践,值得我们认真探讨,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改造中国与世界”
向警予组织思想第一个鲜明特点是目的明确,始终以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出发点。从最初的“教育救国”,到参加新民学会“改造中国与世界”,最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无不是心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向警予青少年时代,先后在溆浦、常德、长沙等地求学,后又去法国寻求革命真理,耳闻目睹的中国社会,完全是一盘散沙,人民麻木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之后,特别是甲午战争,泱泱大国居然败于蕞尔小国日本,盲目自大的虚骄之气,传统的自我优越感,都荡然无存了,古老的中国社会在列强入侵的硝烟中分崩离析。辛亥革命成功了,封建王朝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人民莫不喁喁望治。然而,进入民国以后,大小军阀拥兵自重,内斗不已,政客们勾心斗角,莫衷一是,政局变化反复无常,列强欺凌依然如故。国民人心涣散,挣扎在痛苦的深渊。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重任,中国社会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有感于此,向警予在一篇作文中写道:“呜呼,虞唐之世,有尧舜,吾民恃之可以弛责也。乃者世界潮流之所趋,古之风不可复见于今矣。呜呼,我中华之前途,我卓尔之诸君不自负之,其孰负之?诸君,诸君,行矣勉旃。”[1]从她学生时代的作文、日记,我们可以看到,少年向警予就已经把自己的前途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心忧天下,远远地超越了同龄女性。大哥仙钺是她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他是同盟会湘西负责人,具有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常同家人、朋友纵论时事,抨击朝政,常给向警予讲花木兰、穆桂英等女英雄的故事,对向警予幼小的心灵影响很大。在她心目中,大哥是自己的偶像,同盟会是大哥那样的英雄好汉组织起来的,是专门拯救国家危亡的。她立志要向花木兰学习,像大哥一样,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这种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与她的一生相始终,成为其组织观一以贯之的主线。
中国社会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惨痛现实,使向警予认识到组织的重要性。1907年,她考入常德女子师范,同蒋胜眉等人结拜为七姊妹,庄重宣誓:“姐妹七人,誓同心愿,振奋女子志气,励志读书,男女平等,图强获胜,以达到教育救国之目的。”[2]她们这样的结盟,当然还称不上组织或团体,但是说明她们已深知人多力量大。那个时代,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任何个人都缺乏安全感,因而民间自发结社结帮的现象很普遍。但是,不管是义结金兰,还是加盟帮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追求个人及其小团体的安全和利益。向警予七姐妹结盟,自然还带有浓厚的民间结义色彩,但与众不同的是,七姐妹为之赋予了浓厚的政治气息,她们的目的不在于私情私利,而是立誓要“振奋女子志气,励志读书,男女平等,图强获胜,以达到教育救国之目的”,迥非通常的异姓结拜、江湖结义可比。这可视为向警予组织思想最早的萌芽。从那时起,无论参加什么组织或团体,向警予的目的都是明确的、一贯的,那就是:“作大事业”,救国!当时,七姐妹的理想是教育救国。从周南女校毕业后,向警予回溆浦县城创办新式学校,自任校长,传授新知识,宣传新思想。蔡和森在《向警予同志传》中这样写道:向警予“回乡创办溆浦女学校,任校长职三年。……她相信所谓‘教育救国’,她抱‘独身主义’,要终身从事于教育来改造中国”。“她不知道别的欲望,唯一的欲望只是要她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她是一个‘事业的野心家’,她每每自己这样奋激的幻想:‘将来我如果做不出大事业,我要把自己粉碎起来,烧成灰!’她每每这样激烈的幻想便要大哭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