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与节能减排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 言 21世纪畜牧业——三大“压力” 全球气象,变化莫测,灾祸不断 如俄罗斯、美国大面积干旱,今年全球粮食减产已成定局;巴基斯坦、中国等国家发生大面积洪灾。今年中国洪灾波及28省,两亿多人口,2000多人死亡或失踪,农作物受灾10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 厄尔尼诺现象(及“拉尼娜”现象) 是指地处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大范围异常增温现象,这一现象造成了地球温度的升高(“拉尼娜”现象与此相反) ,使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失衡,从而导致气候异常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 二氧化碳等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对红外线进行反射,使地球表面变热起来。造成气象地质等自然灾害加剧 2009年大气中CO2浓度达到387 μL/L,为历史最高值;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100年中,全球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 ,而20世纪90年代是自1840年有正式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低碳经济最先由英国在2003年提出,是指以低能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2009年12月7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参会国家提出各自减排比例; 我国研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 ~45%。 世界人口增加 直接排放温室气体 现代工业社会活动 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 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氟氯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 海洋、草原和森林破坏 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草原、森林 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养殖业生产) 动物直接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甲烷等废气 畜牧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来源之一; 根据食品与农业组织(FAO)统计,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 来自家畜。其中包括CO2排放量的9% 、CH4排放量的37%和N2O排放量的65%; 随着畜禽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三大问题:粪便排放量大,污染物波及面广;全球生态与气象压力。 2008我国肉类总产量达到7187.7万吨,年出栏猪61016.6万头,牛4446.1万头,羊26144.2万头; 动物排泄物:废气、含氨化合物、钙、磷、微量元素及某些药物等,造成土、水、气等污染,产生生态和气象灾害 牧区长期超载、过牧:导致草地的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达原草地面积的90%以上,在我国331.1万平方公里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由于过度垦殖、放牧和粗放经营导致了3700万公顷土地沙化(占全区沙漠和沙化土地面积的35.1%);773万公顷耕地退化(占40.1%);1.05亿公顷草地退化(占56.6%)和水土流失的土地面积达2500万公顷 我国生产肉、蛋、奶及粮食总产量(万吨) 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人畜粮食总需求和粮食缺口变化情况 中国饲料原料进口况(万吨) 我国饲料原料用于饲料比率 肉、蛋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风味差 肉鸡、肥育猪体脂含量过高 牛奶脂肪和蛋白含量较低 2010 南亚,超级细菌NDM-1 2009 甲流H1N1(猪流感) 2008 中国,“三聚氰胺” 2005 安徽阜阳,大头婴事件 2004-2005 禽流感 2002 英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军团菌病” 2001 中国浙江“瘦肉精”事件 1999 比利时,“二恶英”(DIOXIN) 1987-1999 流行于英国,发现于30多个国家的“疯牛病”(MAD COW DISEASE),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恐慌 1970- 饲料用抗生素安全问题 应对措施 饲料资源开拓 改进饲料加工调制工艺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饲料营养平衡技术 畜产品品质改进 饲料、动物及畜产品安全控制 1、饲料资源开拓 扩大种植面积几无可能 我国的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因此,利用扩大种植面积来提高粮食的总产量作用十分有限。 注:红线为中国2007年1号文件规定的全国18亿亩(即120 000千公顷)的耕地红线。 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进展缓慢 各种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变幅较小,通过增加单产来提高粮食产量的速度缓慢,潜力有限,有的年份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对饲料涵义的再认识 § 要改变解决食物问题全靠粮食的认识; § 要区别广义的饲料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概念; § 种植业要树立按养殖业所需科学安排生产的观念; § 要改变不能用于食物的农作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