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品分析 老子在这篇文章中,用具体可感的形而下的普通平凡的大自然形象“水”来比拟抽象的形而上的“道”,是更高层次的象征。老子弘扬水的精神,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哲学,游走于社会的我们,应如水一般,利万物而不争,心存包容,与己与人都是无比快乐。海纳百川的胸襟难能可贵,学会看淡功利钱财更是不容易。人境虽然逼仄,但只要心境平和,浩渺无涯,尘世的点滴不快又怎会影响到我们。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 老子骑青牛出关 道德经中的经典语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 大器晚成。41 功成(遂)身退。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9 知足者富。33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 出生入死。50 大巧若拙。45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80 《道德经》中的经典成语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欲取先予 欲擒故纵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大器晚成 功成身退 老子辩证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评价《道德经》 《老子》主要阐述自然无为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包括了自然科学、人生哲学, 宇宙论、认识论、养生论、政治论、军事论等深广的内容。是两千年来注家最多、争论最多的古典名著。 《老子》是一部诗化表述的哲学经典,形式是语录体韵文, 辙韵强劲,音节铿锵。多排比对偶之句。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 文约义赡,言辞隽永,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光辉巨著。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 ”。 太上老君 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 “ ”。 小结:???? 课文所选,虽然不连贯,也不能全面地反映老子的思想,但集中地表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的论述特点是句多排偶,文多用韵。语言整齐中透着变化,时而层层排比,时而两两相对,有时韵散结合,有时一章一韵,具有错落有致的美。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晚年在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不知所踪。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老子》,也叫《道德经》。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学著作。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老子简介 老子出生地——太清宫 传说中老子羽化升仙之处——老君台 《老子》被俄、日、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翻译出版,深受各国读者喜爱。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其著作《老子》,也叫《道德经》,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只有5 000余字,却几乎涉及了当今社会的所有问题——这也就是前几年美国《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的原因之所在。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现实社会中的士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选文一 ) 第一章 ?译解: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事情是美好的, 是因为丑的存在了。都知道善良的事物是善良的,是因为恶的存在了。 全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 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 声相和,前后相随。 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 世上所有事物都存在对立面 美与恶,有和无,难和易,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相对的概念,本章意在说明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的。推而广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着一个对立面。 (选文二) 上善若水(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译解: 最接近善的人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有利于万物的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