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注5.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 1939.8 )
⑴原因:①慕尼黑阴谋使苏联更加不信任英法;
②德国提议苏德和解(防止英法与苏联结盟,避免两线作战)
③苏联在不能与英法迅速结成同盟的情况下,追求避战自保,以赢得备战时间。
⑵影响:对苏联:①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
②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
③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玷污了国际形象
对德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加速二战爆发
⑶实质:苏联式的绥靖政策
专题三第2.3.4节:二战的经过
爆发阶段(1939.9-1941.6)
1.德国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
(1)原因:① 历史原因: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
②军事战略:进攻西方时可避免东西两线作战;
进攻苏联时可作为前沿阵地;
③经济因素:波兰可提供粮食和劳动力;
波兰败因:①波兰: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②德国: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闪电战)
③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④苏联:趁火打劫,占领东部(东方战线)
2.苏联建立东方战线(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
3.德国突袭北欧的丹麦、挪威和西欧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1940年4.5月)
4.敦克尔克撤退(1946年5月26日至6月4日):保存了反法西斯的有生力量
5.法国败降(1940年6月)
①军事理论落后;消极防守;②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
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④意大利的趁火打劫。
不列颠之战(1940年7—10月)
(1)德国未能得逞的原因:
英国:①政府抵抗决心坚定;②本土作战,民心士气高涨;③军事设施先进(雷达等)。
德国:作战目标随意,未坚持袭击军事设施
(2)影响:①第一次粉碎了德国的侵略计划,鼓舞了各地的反法西斯斗争;
②迫使德军回头对付苏联,从而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③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正式放弃中立政策而与英国结盟。
小结1:一战后期至二战初期,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有哪些变化?带来什么结果?
①一战后初期
政策:干涉苏俄;凡尔赛会议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
结果:干涉苏俄的活动失败;为德国保存了元气,有利于德国的恢复和发展。
②20世纪30年代:政策:对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妄图祸水东引;结果: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③二战期间:
政策:放弃绥靖政策,采取对法西斯的强硬政策;
结果:不列颠之战中粉碎了德国的侵略计划,取胜。
小结2: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频频得手的原因?
德国:①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②军事力量强大,采用新战术,如闪电战,能迅速地摧毁对方的抵抗能力;
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其无西进的后顾之忧。
欧洲国家:①力量弱小,军事理论和军事装备落后;
②长期受绥靖政策的影响,疏于防备,对英法依赖性强。
英法西方国家:继续推行绥靖政策,宣而不战,坐失良机。
二、扩大阶段(1941.6—1942.6)
1.德意日法西斯结盟(1936.10—1940.9)
(1)原因:法西斯国家共同利益的需要(共同对抗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抢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2)过程:①②③④P57.58
(3)德意日集团为什么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
①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等国际进步力量;
②时机尚未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
③蒙蔽英法等西方国家,以扩张势力。
2、苏德战争爆发
(1)原因:
必要性: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
可能性:①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又迫使匈、罗、保三国加入轴心国。 ②德国进军巴尔干,征服了南斯拉夫和希腊,以确保其右翼和后方安全 ③初期全部或部分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使德国拥有了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
(2)经过: ①“巴巴罗萨计划”(1941.6.22),初期苏联国土大片沦丧,仍坚持抵抗;
②莫斯科保卫战(1941.9-1942.1)
意义:
①陷标志着德国“闪电战”的破产,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从而加速了德国的失败。
②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的第一次重大失败),鼓舞了世界
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同时美英调整对苏政策,从而推动国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92010083-A02-(金鼎 CoolMaster R410A2.0风冷系列室内机用户手册-触摸屏).pdf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暨南大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绪论.ppt VIP
- 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课件.ppt VIP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1(2学时) 幻灯片.ppt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01章_论精美生物医学.ppt VIP
-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pdf VIP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研究进展.docx VIP
-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完美攻略.pdf
- 智能配电网故障快速识别及处置方法的深度剖析与实践探索.docx VIP
-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 教案全套 项目1--10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概述---旅游企业预算管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