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故知新
1、法律事实的分类?
法律事件——
法律行为——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
项目十二:法律实现的方法
2、法律判断的分类?
法律解释
法律推理
1、形式推理
2、实质推理
(1)演绎推理
(2)归纳推理
(3)类比推理
1、主体
2、原则
(1)特定的国家机关
(2)其他法律活动参与者
(1)合法性原则
(2)符合社会发展的原则
(3)法制统一的原则
项目十三 法律监督的实现
任务一 法律监督的概述
任务二 法律监督体系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法律监督的概念、构成及其目的。
2、懂得我国的法律监督两大系统。
任务一 法律监督的概述
自主感知 分钟
阅读教材P230-234页,思考以下问题:
1、法律监督的概念是什么?
2、法律监督的构成要件有几个?
3、法律监督的特征有哪些?
4、请你举几个法律监督的例子?
要求:(1)快速阅读,在找到答案的同时圈划关键字眼
(2) 在不明白的地方注上标记
奖励:快速正确回答以上问题的同学今晚没有作 业任务!
消费者协会
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信访举报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首次 对一起普通刑事案件进行提审
刘涌案
——2002年4月17日,辽宁省铁岭市中级法院一审认定刘涌犯故意伤害罪,与其所犯其他各罪并罚,判处刘涌死刑。
——2003年8月11日,辽宁省高级法院二审判决撤销原一审判决中对刘涌故意伤害罪的量刑部分,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原因是在侦查起诉中“不能排除刑讯逼供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将于2003年12月18日在辽宁锦州以原二审判决对刘涌的判决不当为由,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了本案。
再审开庭审理中,法庭针对侦查阶段是否存在刑讯逼供对进行了全面调查。经查,庭审中公诉人出示的参与刘涌一案的预审、监管、看守人员的证言证明,公安人员未对刘涌及其同案被告人刑讯逼供;
辽宁省人民政府依法指定的鉴定医院沈阳市公安医院2000年8月5日至2001年7月9日对刘涌及其同案被告人先后进行的39次体检病历载明,刘涌及其同案被告人皮肤粘膜均无出血点,双下肢无浮肿,四肢活动正常,均无伤情。
认定刘涌的行为构成七项罪名,分别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非法经营罪,行贿罪,妨害公务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宣判刘涌死刑立即执行。
提审——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直接调取原审案卷和材料,并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判的程序。
司法机关的监督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 P231
1、广义:指所有国家机关、各政党、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导,它由国家机关的监督和社会力量的监督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法律监督体系。
2、狭义:有关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导,是国家机关的一种职权活动。
二、法律监督的目的
1、维护法制统一。
法律监督是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包括 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环节。离开了法律监督,法制就不完善。
2、确保法律的实现。
法律因立法而成立,因执法和守法而产生其社会作用。但如果在执法或守法中遇到障碍,法律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为了达到立法的目的,就必须要有必要的补救措施。
3、防止权力滥用。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三、法律监督的构成(3要素)
(一)法律监督的主体
(二)法律监督的客体
(三)法律监督的内容
——谁来监督
——监督谁
——监督什么
(一)法律监督的主体——行为的实施者
1、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2、社会组织
3、人民群众——最广泛的监督主体
(二)法律监督的客体——监督的对象
1、既包括各种国家机关,又包括对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实施法律的活动以及违法犯罪所进行的监督。(从广义)
2、立法、司法和执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的公务活动。(从狭义)
——在我国,所有的组织和公民都要接受监督。但重点是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公务活动进行监督。
(三)法律监督的内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