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标准终稿.pptx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土建部分 装饰部分 其他 一、土建部分 垫层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熟悉施工图 看规划红线 复核水准点 塔吊基础施工(设集水沟) 原始地貌标高测量 保护定位桩 塔吊(报装)安装 放开挖线 技术交底 机械挖土 放线 人工挖土平土 测量桩头标高并做好标记 破桩头 大小应变检测 地槽验收 放线 木工支模 垫层砼 拆模清理 基础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柱定位放线 技术交底 木工支模 承台钢筋绑扎 承台钢筋电焊定位 柱筋定位 水电预埋 基础砼 拆模 清理 基础验收 土方回填 基础工程 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关键要求: 1、预留20㎝~40㎝土体用人工清槽,开挖后应及时浇筑砼垫层。 2、基坑开挖前编制好施工方案。 3、天然基础承台必须满足刚性角的要求。 4、桩与承台的连接。 5、采用焊接接桩时钢板宜使用低碳钢,焊接完成后应冷却8分钟后方可锤击。 6、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位的15%。 外架搭设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技术交底 外架硬化 排水沟 集水沟 外架搭设 硬质封闭 挂安全网 外架验收 模板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轴线投设 柱(剪力墙)模板制安 设置标高控制点 二层梁板模板制安 线管预埋验收 验收 依次推进 模板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关键要求: 1.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 2.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跨度超过18m结构梁、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要严格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绘制模板设计图,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模板轴线引设、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柱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并进行交叉检查。 模板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关键要求: 4.柱子、墙、梁模板钢筋绑扎完毕,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 5.模板工程完成后需复核梁的截面尺寸、梁板标高、开间尺寸及每一开间的板面平整度必须符合图纸及验收要求,工完场清才能申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6.浇捣混凝土时应有专人跟班。底模板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对照施工技术方案观察检查。 钢筋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 钢筋下料 钢筋制作 钢筋绑扎(柱、墙、梁板) 验收 钢筋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关键要求: 1.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2.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 3.梁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挑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4.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于浇筑混凝土。 钢筋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关键要求: 5.伸出楼面的柱(插)筋应设置定位箍筋,有条件的可采用钢筋焊接固定。 6.柱纵筋较密时,现场绑扎有困难时可在柱每侧设置不少于1根¢12钢筋段与节点箍筋点焊成钢筋笼,随绑扎后的梁筋一起下沉到设计位置。 7.钢筋工程完成后应复核梁的截面尺寸及梁板的标高、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直径、数量、位置间距、钢筋的锚固长度以及钢筋的接头位置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混凝土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混凝土 搅拌 混凝土 运输 柱、梁、板、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养护 混凝土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关键要求: 1.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严禁随意加水拌合。 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3.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混凝土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关键要求: 4.柱(剪力墙)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 5.柱子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6.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 7.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l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cm处。 8.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混凝土工程 施工工艺流程关键要求: 9.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