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1 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
5. 1. 1 原子结构模型
100 年前的今天,正是人类揭
开原子结构秘密的非常时期。
我们共同来回顾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科学发展史上的一系
列重大的事件。
1896 年
法国人贝克勒(Becquerel)
发现铀的放射性
1879 年
英国人克鲁科斯(Crookes)
发现阴极射线
1898 年
波兰人玛丽 ? 居里(Marie Curie)
发现钋和镭的放射性
1897 年
英国人汤姆生(Thomson)
测定电子的荷质比,发现电子
1904 年
英国人汤姆生(Thomson)
提出正电荷均匀分布的原子模型
1900 年
德国人普朗克(Planck)
提出量子论
1909 年
美国人密立根(Millikan)
用油滴实验测电子的电量
1905 年
瑞士人爱因斯坦(Einstein)
提出光子论,解释光电效应
1911 年
英国人卢瑟福(Rutherford)
进行 ? 粒子散射实验,
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1913 年
丹麦人玻尔(Bohr)
提出玻尔理论,
解释氢原子光谱
5. 1. 2 氢原子光谱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
得到氢原子光谱。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氢原子光谱特征:
不连续光谱, 即线状光谱
其频率具有一定的规律。
1913 年,瑞典物理学家里德
堡(Ryderberg)找出能概括谱线
波数之间普遍联系的经验公式
RH 称为里德堡常数,其值为
1.097 ? 107 m-1
n1 和 n2 为正整数,且 n2 ? n1。
5. 1. 3 玻尔理论
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 玻尔
在普朗克量子论、爱因斯坦光子论
和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理论,即著名
的玻尔理论。
玻尔理论解释了当时的氢原子
线状光谱,既说明了谱线产生的原
因,也说明了谱线的波数所表现出
的规律性。
玻尔理论认为:
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离原子核
越远,能量越大。
核外电子在特定的原子轨道上
运动, 轨道具有固定的能量 E。
因此,通常条件下氢原子不会
发光。
电子在轨道上绕核运动时, 并
不放出能量。
电子尽可能在离核最近的轨道
上运动,即原子和电子处于基态。
受外界能量激发时电子跃迁到
离核较远的轨道上,电子和原子处
于激发态;
? 为频率;
E 轨道能量;
h 普朗克常数
h? = E2- E1
从激发态回到基态释放光能,光
的频率取决于轨道间的能量差。
玻尔理论极其成功地解释了氢
原子光谱,但它的原子模型仍然有
着局限性。
在计算氢原子的轨道半径时,
仍是以经典力学为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江大桥栈桥答案.doc
- 地球空间环境2014终稿.ppt
- 上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人教课标]答案.ppt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答案.ppt
- 第4课新文化运动终稿.ppt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我不能失信》答案.ppt
- 第4课中华文明的起源2终稿.ppt
- 上岛西餐培训答案.ppt
- 第4章.信道与噪声终稿.ppt
- 上车前绕车转一圈答案.docx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