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專題研究(一)Presentation I 授課老師:林 舜 涓 教授 班 級:碩專休二甲 學 生:蔡 榮 昌 學 號:N99B0006 報告內容 壹、文章介紹 貳、中文摘要3/3 叁、英文摘要2/2 肆、前言3/3 伍、文獻探討4/4 陸、研究架構7/7 柒、研究結果 捌、結論與建議 * * 壹、文章介紹 * * 篇名: 台中市自行車騎乘者 休閒動機、休閒阻礙與休閒促進之研究 Research on Leisure Motivation, Leisure Constraints, Leisure Facilitators of the Bicycle Riders of Taichung 作者: 蔡佳蓉? 李瑞陽** 文章出處:2009 第11 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 暨國際論壇論文集 第III 篇 【關鍵字】休閒促進、休閒動機、休閒阻礙 ?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 研究生 **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 副教授 貳、中文摘要 1/3 一、研究動機:(P78) 近年來國內自行車活動越趨普遍,政府也大力闢建自行車專 用道、推廣自行車為全民休閒運動,針對開放空間及遊憩資 源做有效之利用,規劃自行車道路網,逐步建構完整的運動 休閒自行車道系統。因此瞭解騎乘者對自行車的休閒動機、 休閒阻礙及休閒促進程度,對於自行車活動推廣及相關資源 利用應有其一定的助益。 二、研究目的:(P78) 瞭解自行車騎乘者休閒參與動機、騎乘自行車休閒之阻礙因 素及促進因素之程度,進而瞭解之間的關係。 * * 貳、中文摘要 2/3 三、研究對象:(P78) 以台中市地區對騎乘自行車有興趣卻因為阻礙而無法參與騎乘自行車,或 因為阻礙而減少自行車騎乘的次數的一般民眾。預計針對台中市居民發放 600份問卷。 四、工具:指休閒動機量表、休閒阻礙量表、休閒促進量表。 五、統計方法:(P84) 於第三章第三節說明以敘述性統計瞭解自行車騎乘者之基本資料、休閒動 機、休閒阻礙與休閒促進選擇情況。以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test)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來分析受訪者不同 社經背景在休閒動機、休閒阻礙及休閒促進上是否有差異性;若有顯著差 異則以雪費(Scheffe)法進行事後比較,以判別各組間之差異為何。利用 皮爾森及典型相關分析探討休閒動機、休閒阻礙及休閒促進間之因素 構面及整體的相關情形。 * * 貳、中文摘要 3/3 六、重要研究結果:(P78) 前測結果。說明休閒動機、休閒阻礙及休閒促進各 量表之信度Cronbach’s α 值,分別為0.942、0.908 、0.792,顯示量表信度具一般水準。 七、字數是否在300至500字之間:(P78) 計有380個字,介於300~500字間。 關鍵字:休閒促進、休閒動機、休閒阻礙 * * 叁、英文摘要 1/2 (P7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bicycle activity has become more universal. Government also constructs the bike-only trail with great exertion and promotes the bicycle as all the people leisure activity. The Government uses wide-open space and leisure resources effectively to plan bikeway net in order to construct complete leisure bikeway system gradually.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of bicycle riding on leisure motivation, leisure constraints and leisure facilitators for the promotion of cycling and 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