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运动基的并联机器人构型理论.pdf
236
机械设计与研究
Machine Design and Research 2006年专刊
基于运动基的并联机器人构型理论
高峰1,宫金良2,张彦斐3
(1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E-maih fengg@sjtu.edu.cn
2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秦皇岛066004;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北京100083)
摘要:将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运动类型概括为四种运动基。根据集合论的思想提出了机器人末端运动特征的最小功
能单位一一运动单元的概念。通过运动单元的加法运算解决了运动支链的构型设计,基于运动单元的求交运算研究了并
联机器人的型综合问题,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构型;运动单元:运动基
中图分类号:TP242文献标识码:A
Type Synthesis of Parallel Robots Based on Kinematic Element
GAO Fen91,GONG Jirdiangz,ZHANG Yanfei’
(1 State Key Lab.ofVibration,ShockNoise,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China;
2 College ofMechanical Engineering,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04,China;
3 Institute ofRobotics,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type ofthe robot end—effector Can be generalized four kinematic element units.Conceptofthe
kinematic unit,which is the smallest function unit of robot end-effector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is brought forward based on the set
theory.The sub-chain type synthesis problem call be resolved by method ofaddition ofthe kinematic units,and the parallel robot type
synthesis should be analyzed by intersection ofthe kinematic units,which is a novel type synthesis settlement.
Key words:parallel robot;type synthesis;kinematic unit;kinematic element
并联机器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在机器人相关的技
术中,构型设计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早期的
研究多集中于平面机器人的构型,采用如阿苏尔杆组法、二
杆链转化法、对偶图法、Franke标记法、哈明数法、对称群
理论、图论法等多种方法。而空间并联机器人的设计就复杂
的多,主要研究方法有螺旋理论、李群理论、运动综合等,
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的手段分析了并联机器人的构
型问题。
1并联机器人构型设计的数学工具
并联机器人为空间多环机构学,其构型理论要困难的
多,到目前为止,并联机器人的构型理论主要采用如下几种
数学工具。基于自由度计算公式的列举法是比较传统的方
法,T3ai(1I在1999年采用基于计算自由度的Griibler-Kutzbach
公式列举综合了一类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资助.
黄真【2】在国内对螺旋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多种
具有对称结构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方跃法和Tsai[31运用反
螺旋理论综合出一类3自由度转动并联机构并描述了动平台
具有球面运动的几何条件。孔宪文和Gosselint4堪于螺旋理
论提出了3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的综合理论。
在李群理论研究方面较早的是Hcrv6[5】于1978年基于位
移群的代数结构对运动链进行了分类,证明了所有六种低副
所生成的运动都足位移子群,还给出了另外六种位移子群以
及子群间交集的运算法则,奠定了位移子群以及子群问交集
的运算法则和位移子群综合法的理论基础。Angeles【6】运用群
的理论提出了构造并联机构的II型、112型、II3型铰链。李
泽湘等【7】运用李群和李代数对少于6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综合
和分析建立了一套几何理论。
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