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终稿.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2016年药品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七) 2016年6月 第1课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和特征 第三节 药物滥用的危害 第四节 体育竞赛中的药物滥用 第五节 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 第一节 概述 药物滥用: 广义的药物滥用是指不合理应用药物。 限定意义的药物滥用,指的是与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无关地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特性(或称依赖潜能)的药物,用药者采用自身给药的方式,导致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造成精神紊乱和出现一系列异常行为。 药物依赖性: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要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停药所引起的不舒适。 生理依赖性: 又称身体依赖性,停药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戒断综合症。 精神依赖性: 精神上对欣快感的渴求,出现强迫性觅药行为,停药后不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 第二节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和特征 一、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 两大类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七类药物:中枢神经抑制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乙醇等),烟碱和烟草,阿片类,精神兴奋药(苯丙胺类和可卡因),大麻类,致幻药类和挥发性化合物 (一)麻醉药品: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1、阿片类 2、可卡因类 3、大麻类 第二节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和特征 (二)精神药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之兴奋或抑制,反复应用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 1、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 2、精神兴奋药 3、致幻觉药 第二节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和特征 (二)精神药品 1、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2、精神兴奋药: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去氧麻黄碱,冰 毒),利他林,咖啡因; 3、致幻觉药 一般分两大类管理: 第一类 严重致幻剂、大部分精神兴奋药; 第二类 大部分镇静催眠药。 (三)其他:乙醇,烟草,挥发性有机溶剂。 第二节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和特征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作用取决于: 用药剂量,用药时间长短 滥用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用药途径,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遗传,年龄,性别等。 二 药物依赖性的主要类型特征 1 一些普遍存在的药物依赖性的表现: A 渴求和强迫觅药行为 B 戒断反应 指长期滥用药物后对药物引起的适应性,一旦中断用药就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是吸毒者戒毒难的重要原因。 2 不同类型致依赖性药物所产生的药物依赖性的特征 1)阿片类(opioids): 罂粟 鸦片 公元前4000年,古撒母尔人的表意文字,罂粟。 公元前1500年,埃及草纸文,阿片。原产地大约在欧洲和西亚一带。古希腊的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已经开始用阿片治病。在公元7世纪时(隋唐时期)由波斯(即今中东伊朗等阿拉伯国家)传入我国。 阿片,希腊文OPIUM,意为浆汁。其中含20多种生物碱。1803年,吗啡。1832年,可待因。1848年,罂粟碱。度冷丁、美沙酮、芬太尼、二氢埃托菲等。 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酰衍生物,1874年合成。因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欣快作用明显,滥用者乐于采用。 阿片类物质是从阿片(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及体内外的衍生物,与中枢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能缓解疼痛,产生幸福感(欣快)。大剂量可导致木僵、昏迷和呼吸抑制。 阿片碱及其半合成衍生物包括吗啡、二乙基吗啡(海洛因)、氢化吗啡、可待因、氧可酮。 合成的吗啡类物质包括左吗南、丙氧吩、芬太尼、美沙酮、哌替啶及激动—拮抗剂喷他佐辛。 具有阿片类物质作用的内源性化合物包括内啡肽和脑啡肽(见内源性阿片类物) 最常用的阿片类物质: 吗啡、海洛因、氢化吗啡、美沙酮、哌替啶 阿片类戒断综合征中以海洛因最重。一般在停药8-12小时后出现; 36-72小时达到高峰;如果不给予毒品,可持续7-10天。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躯体症状和植物神经紊乱。 流鼻涕、流泪、打哈欠、瞳孔散大、体毛竖起(冷火鸡 cold turkey)出汗、腹泻、全身酸痛、血压上升、脉博加快、发热、失眠及焦虑烦燥等。 2)中枢神经抑制药 (1)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其他类药物 (2)抗癫痫药:巴比妥类及其同型类 (3)精神障碍治疗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 2)中枢神经抑制药(巴比妥类) (一)药理作用 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呼吸抑制、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