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参赛作品说明书
(空一行)
作品题目:插秧机曲柄摇杆分插机构运动绘制(黑体,28号字,居中)
(放置典型图片,大小不得超出10cm×13cm)
(空一行)
组长:王大龙
组员:王大龙,杨福占
学院: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宋玉秋 副教授(加职称)
2015-9-21(说明书完成日期)
插秧机曲柄摇杆分插机构运动轨迹绘制装置(标题居中,三号黑体)
设计者指导教师(,)754582196@(联系方式要有)
(后面一级标题左侧对齐,小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用五号黑体字 左侧对齐;正文用宋体五号,数字和字母用time new roman 字体;参考文献小五号宋体)
1作品意义(一级标题左侧对齐,小四号黑体加粗)
1.1 选题来源(二级标题用五号黑体字 左侧对齐)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的种植形式中插秧占主导地位。插秧可分为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两者中机械插秧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时间等。而插秧机的设计关键在于秧爪轨迹的设计,如图1所示,秧爪轨迹的出土角、入土角、取秧角等都直接影响着插秧质量。并且这些参数主要取决于各个杆件的参数、角度、相对位置关系、曲柄转速和机器前进速度等。同时这也是我们学习插秧机分插机构的难点所在。
图1 人工插秧×8cm)图2. 机械插秧
图3 插秧轨迹(参赛作品中须有机构简图)
在“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直观地看到各部分机构运作过程不利于学生们对农业机械各方面功能的理解。因此我们针对分插机构尖端运动轨迹形成过程比较抽象,各因素对轨迹影响不易直观表现的问题制作了参数可调的曲柄连杆式分插机构运动轨迹绘制装置。方便教师授课过程中准确绘制分插机构不同参数下的动轨迹与静轨迹,达到使学生直观观察运动轨迹形成过程及各因素对轨迹影响的目的。另外在授课之余,由于该装置的多参数可调性,也可将该装置应用于水稻插秧机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运动轨迹的设计与改良的实验方面。
2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分析
通过建立一定尺寸下的曲柄摇杆机构模拟插秧机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的运动过程,与此同时图纸可以以一定的速度前进来模拟插秧机插秧过程的前进速度。并且,四杆机构各杆件尺寸、支架的位置以及图纸前进的速度均可在适当的范围内自由调整,从而可以绘制立式或者卧式各种型号插秧机分插机构在不同前进速度下秧爪尖端的运动轨迹。工作原理图见图4、图5。
1 摇杆 2摇杆支架 3轴承座 4轴承 5滚纸轴 6画板 7笔套 8画笔 9输纸轴 10支架 11直臂 12曲柄 13电机 14连杆
1摇杆 2摇杆支架 3滚纸轴 4画板 5支架 6输纸轴 7止推轴承 8画笔 9直臂 10曲柄 11轴承座 12轴承 13电机 14连杆
图5 机械原理图2
为模拟田间机械作业速度对插秧机秧爪运动轨迹的影响,设计了可调速的图纸输送装置,可以绘制机器不同作业速度下的分插机构动轨迹。最初设计通过轴的转动将纸卷起带动图纸前进。但是考虑到随着卷纸量的增多,纸轴转动的线速度会不断增大,影响轨迹绘制的准确性。因此采用双轴夹紧转动,利用两轴之间的摩擦力驱动图纸前进,从而确保了图纸前进速度的稳定性。主动轴与调速电机相连接,通过改变滚纸轴的转速调节图纸前进的速度。
图6 机器前进速度模拟原理图
3机构运动分析
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要按照一定轨迹运动,才能保证正常的分秧、插秧作业。卧式曲柄连杆机构驱动的分插器运动分析如下。
图7分插机构运动分析
已知各构件的长度lAB、lBC、lCD、lAD、xD、yD,且A、D 为定点,B 、C 、E 为动点。设变量为曲柄AB 的转角α 、ψ
建立位移方程
由图可知,4 杆机构的矢量方程为: (1)
将( 1) 式转化为解析式:
(2)
( 3)
插秧机插杆E 的坐标为:
( 4)
4 设计计算
根据机械原理当曲柄转动与支架连线共线时,四杆机构会构成三角形。因此此时构成三角形部分的杆件尺寸需要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推导如下:
已知:AB=a,BC=b,CD=c,AD=d,如图所示,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次共线时: AC1D构成一个三角形,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
;
图8 曲柄摇杆机构分析
.
第二次共线时:AC2D构成一个三角形,有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即:。
考虑到两次共线正好四杆都重合成一直线,有: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