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为例
【目标】
考纲点击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请你结合示意图,以“气、水、净、美、尘、沙、物”为线索简答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
森林分布
3.世界森林现状
目前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大片热带原始林正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 ”之称。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 。
(3)世界 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
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
(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 作用,土壤非常 。
(2)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 ,地上植物体最容易遭到破坏。
(3)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被毁的原因: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
[温馨提示] 不同区域内森林的生态功能有所差异,如在湿润地区,其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区,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在沿海地区,森林能防止海风、海浪侵袭;在城市,森林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的作用。
【典例1】((2011·北京文综)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大气 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水文 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 土壤 根系固持土壤,股指落叶层吸收一定量地降水 生物 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考点二】 湿地及保护
1.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
沼泽地的形成一般与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有关。例如:(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不易下渗。(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湿地的功能
(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 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 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3.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分析思路
(1)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由气候变干,蒸发加强引起;如果是近几十年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有关。
(2)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短期内外流湖萎缩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沙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的。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量的多少等原因。
【典例2】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二??下左图是东北地区土壤分布示意图,下右图是东北地区土壤垂直剖面示意图。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