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 的 分 解 濮阳开发区一中 刘金英 知识回顾: 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晒干了 (2)把两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 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没变。 如果我们给水蒸气不断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或者向水中通入直流电,那么水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猜想 水通电后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探究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1、通过实验,验证电解水的产物。2、通过电解水实验,进一步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什么是化学变化。 1、水中通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化? ……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 探究课题: 探究目标: 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 做出假设: 活动一: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1)现象:正负两极上均产生________,且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 (2)检验: 正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能__________, 证明是________;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______,火焰呈______色,证明是_________。 【巧思巧记】实验现象可简单记忆为 (3)结论:水在通电时生成了两种物质:________和______。 气泡 1∶2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 被点燃 淡蓝 氢气 氧气 氢气 正氧负氢1:2(体积比) 3.采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 观察到的现象或分析正确的是( ) A.两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 B.左管内产生氢气 C.右管内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左、右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1∶8 A 跟踪练习 1.请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以及两个电极的产物。 正 负 氧气 氢气 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当电解完amL水时,在正极收集到了bmL的气体,则他们在负极可以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大约为( ) A.b/2 mL B.bmL C.(a-b)mL D.2bmL D 问题二: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是怎样变化的? 一、水的分解 H2O H2 O2 通电 活动二:探究水分解的微观实质 a.水通电时,水分子被分开,分为( )和( ),这些原子进行重新组合,每两个氧原子结合为一个( ),每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个( )。 b.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而原子( ) c.化学反应微观实质: 氧分子 氢分子 分子 原子 可分 不可分 旧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电解水反应的微观实质: 模型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一种科学方法。化学上经常采用分子模型来代替极其微小的、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分子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过程。根据下面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1、分子的构成: 2、电解水反应的实质: 3、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交流共享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 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 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水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表示“生成” 表示“和” 读法: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 你学会了吗 +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通电 水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简言之,就是“一变多” 我发现: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 : 1、化学变化 2、一种反应物,多种生成物 5.《石灰吟》中的“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类型是( ) 分解反应 跟踪练习: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吗?为什么? A、泥水过滤得到泥和水 B、氧化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节电解池探究.ppt
- 第9章图形界面设计探究.ppt
- 第三节海水制碱探究.ppt
- 第9章网络配置及服务器搭建探究.ppt
- 第四节交通三要素的调查方法探究.ppt
- 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新版)探究.ppt
- 公路改扩建设计浅析.ppt
- 第5课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探究.ppt
- 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附)探究.ppt
- 第5课时快乐的午餐探究.ppt
- 高效充电新时代:2025年储能技术助力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docx
- 数据要素市场交易规则在2025年的数据交易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报告.docx
- 聚焦2025年: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中的关键技术突破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环保型新材料产业化资金申请项目政府支持政策解读报告.docx
- 智慧社区建设标准与实践应用案例剖析报告2025年.docx
- 2025年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与共享单车协同发展实施方案.docx
- 2025年数字藏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力分析白皮书.docx
- 物流行业2025人力资源短缺现状与物流行业人力资源规划报告.docx
- 聚焦2025年: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产业链协同与创新模式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2025年定制化心脏瓣膜修复材料制造中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