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慧财产权法规导论97.doc
PAGE
PAGE 299
智慧財產權法規導論-蔡信章老師編撰
應遵守智慧財產權規定並不得非法影印
第一章 導論
概論
所謂智慧財產權(英文稱為intellectual property,簡稱IP或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簡稱IPR)乃指以人類精神之創作為標的之「無體財產權」。舉凡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等,均屬智慧財產權之範疇。而商標權、專利權合稱為工業財產權(Industrial property)。何謂著作權呢?所謂著作權乃指因著作完成所生之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著作權法第3條第1項第3款參照)。目前我國之著作權法係採創作保護主義,於著作完成時即當然享有著作財產權及著作人格權,無需經過註冊及登記之程序(著作權法第3條第1項第3款及第10條參照),而工業財產權則必須經註冊及登記之程序,其權利始受保護。我國著作權法承認著作人格權,認為其具有專屬性,專屬於著作人本身,不得讓與或繼承(著作權法第21條參照),而工業財產權原則上則不重視人格權。我國迄目前為止尚無一部定名為智慧財產權法之法律,一般國人所通稱之智慧財產權法乃泛指一切有關規範智慧財產之相關法律,目前之單行法律有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光碟管理條例、營業秘密法、積體電路佈局保護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此外公平交易法等亦均有相關之規定。依專利法第2條之規定,專利可分為1.發明專利:所謂發明乃指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之創作。(專利法第21條參照)2.新型專利:新型,指利用自然法則之技術思想,對物品之形狀、構造或裝置之創作。(專利法第93條參照)3.新式樣專利:新式樣,指對物品之形狀、花紋、色彩或其結合,透過視覺訴求之創作。聯合新式樣,指同一人因襲其原新式樣之創作且構成近似者(專利法第109條參照)。又著作權中之著作財產權之保護期間較長,原則上係存續於著作人之生存時間及其死亡後50年(著作權法第30條參照),而發明專利權之存續期間則自申請日起算20年,例外得申請延長2~5年或延展5~10年(專利法第51條及第52條參照),另新型專利之存續時間則自申請日起10年(專利法第101條第3項參照),而新式樣專利之存續時間則自申請日起12年(專利法第113條第3項參照),另商標專用權之存續期間則自註冊公告當日起10年,但得申請延展,每次延展專用期間為10年(商標法第27條參照)。而我國司法院為迅速專業有效率地處理有關智慧財產權之爭議,乃於97.7.1正式成立智慧財產法院。而智慧財產法院為綜合民事、刑事與行政訴訟於一法院審理,其為一特殊的專業法院,依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第3條之規定,其所掌理者為第一、二審智慧財產民事事件、第二審智慧財產刑事案件與第一審智慧財產行政訴訟事件,故其層級架設為高等法院層級;而與之對應之檢察署,依同法第5條規定,則為高等法院智財法院分署。
著作之意義
何謂著作呢?所謂著作乃指屬於文學、科學、藝術或其他學術範圍之創作(著作權法第3條第1項第1款參照)。依此定義受保護之著作必須具備下列四大要件:(1)須具有原創性(originality):美國之法院判決認定係指著作之表達源於自己,著作若非抄襲別人,極具有原創性,不論是偉大作家或天才藝術家,抑或是一般之尋常百姓,均具有原創性。(詳參鄭中人教授著智慧財產權法規導讀第84頁)而所謂原創性依蕭雄淋教授之見解並無需達於前無古人之程度,僅依一般社會之通念做成新而獨立之著作即可。茲將目前司法實務相關就原創性之見解,臚列如下:
a.「將他人之平面美術著作,製成立體物,究竟有無侵害著作權,自應由爭議雙方當事人就事實具體舉證。法院於認定有無侵害著作權之事實時,允宜審酌一切相關情狀,就認定著作權侵害的兩個要件,即所謂接觸及實質相似為審慎調查,其中實質相似不僅指量之相似,亦兼指質之相似;在判斷圖形、攝影、美術、視聽等具有藝術性或美感性之著作是否抄襲時,如使用與文字著作相同之分析解構方法為細節比對,往往有其困難度或可能失其公平。因此在為質之考量時,尤應特加注意著作間之「整體觀念與感覺」。又著作權法第三條第一項第十一款所謂「改作」係指以翻譯、編曲、改寫、拍攝影片或其他方法就原著作另為創作者而言。故立體物上除以立體形式單純性質再現美術著作之著作內容者外,尚另有新的創意表現,且此有創意之立體物復為著作權法第五條第一項所例示保護之著作,即屬上開所定之改作行為,此 立體物即為著作權法第六條第一項所稱之「衍生著作」,亦受著作權法之保護。從而立體物製成者,自亦需取得美術著作財產權人之同意,否則即有侵害著作權 (改作權) 之情形。」最高法院94年台上字第6398號刑事判決要旨參照。
b.「著作權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就資料之選擇及編排具有創作性者,為編輯著作,以獨立之著作保護之。故編輯著作,必須就資料之選擇及編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47010-2017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高清版).pdf VIP
- 车辆风险预警方法、路侧控制单元及风险预警控制系统.pdf VIP
- 2025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docx VIP
- 密码学基础-密码学.ppt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706.1-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灯具安装技术交底1.docx VIP
- 乙烯三机:发展与未来.pptx VIP
- NB/T 47008-2017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密钥管理与密钥分配现代密码学.ppt VIP
- 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遨游3D世界,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制作创意作品》教案.doc VIP
文档评论(0)